霍金和湖南出版界的友谊

这回简·霍金一行,亲自感受到霍金在中国大众中受到的尊敬,并亲身见证了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延续了近30年的友谊。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首席编辑孙桂均与霍金

文│吴忠超

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离世。剑桥大学和英国政府准备为他举行葬礼,地点在剑桥的大圣玛丽教堂和伦敦的西敏寺。霍金的第一任夫人简立即来信,邀请我参加在剑桥举行的葬礼。不久,她的女儿露西又邀请霍金著作的责编孙桂均、以及杜欣欣和我参加在西敏寺举行的入葬仪式。这次西敏寺葬礼是百年来为学者举行的最隆重的葬礼。霍金被安葬在牛顿墓旁。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获得诺奖的大约百人,其中在牛顿墓旁安葬的仅有J.J.汤姆孙和卢瑟福两位,安放纪念碑的仅有狄拉克一人而已。狄拉克是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席的霍金的隔一位的前任。当年西敏寺曾邀请霍金为狄拉克纪念碑安放仪式致辞。在霍金离世后,简立即就去剑桥西北角的升天墓园寻找墓地,希望霍金和他的天文学家前辈亚当斯和爱丁顿做伴。她后来告诉我,霍金最终安息在牛顿墓畔完全出乎家人的意料。

 

 

对简表达最诚挚的敬意

剑桥的葬礼结束后,主办方在三一学院举行招待会,答谢全部450名来宾。我代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向简和露西转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并邀请她们和简的第二任先生在方便时访华。霍金是一位世纪伟人,简也是个传奇人物。虽然1990年霍金与简离婚,但她和霍金结婚25年,是霍金最长的一段婚姻。更重要的是,就在那个时段里,霍金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学术成就:发现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黑洞的视界面积不减定理和黑洞的辐射理论,创立了引力热力学和欧氏量子引力,预言了太初的量子涨落导致的宇宙结构的谱,以及提出宇宙无中生有诞生的场景。她在养育了三个子女的同时,几乎独自照顾霍金的所有日常生活。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霍金从一名博士生,成长为光辉四射的学术巨星,作为妻子的简功不可没,没有她就没有我们后来见到的霍金。我知道简具有八分之一中国血统,长期以来,她渴望到其曾祖父的出生地宁波寻根。简与第二任丈夫乔纳森在教会相遇,乔纳森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协助简照顾霍金一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邀请是对简表达的最诚挚敬意。

邀请信发出后,一年来,我和简就访华事宜通过几十封电邮,最后定于2019年5月30日到6月13日,从伦敦出发,访问北京、长沙、张家界、上海、宁波、杭州和上海。

访问结束后,简和露西一致并一再向我们表示,这次访问是她们一生最为美好的旅行(the trip of a life-time)。她们一行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普及活动,会见了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和学术界、出版界人物,这些都已被大小媒体报道,恕不赘言。

 

从《时间简史》的出版说起

霍金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交往要从《时间简史》的出版说起。

1988年的2月我就收到了霍金关于将这部书译成中文的信件,以及样书。这部书的英文版是在同年的愚人节即4月1日才推出的。1988年的夏天之前,我就译好了中文版。台湾的艺文印书馆通过英文出版家,再通过霍金找到我,于1989年出版了这部书的中文繁体版。这是台湾首部从西方购买翻译权的图书,在此之前,台湾在西方眼中以盗版著称。艺文印书馆是以出版考古尤其甲骨文研究为主的极小众出版社,创办者是董作宾的学生严一萍。出版社原先打算请他们的朋友、文学家书法家台静农题写书名。台是鲁迅学生。我生也晚,虽然也在十几年前去过台湾,却赶不上能见到他们的时代,只在中研院所在的南港的胡适墓临近见到董作宾墓,向这位伟大的学者致敬。艺文的朋友告诉我,严先生出版甲骨文著作时要校对17遍,使我不禁大吃一惊。

《时间简史》译者吴忠超与霍金的女儿露西

我的译稿本想在大陆出版,自己也曾经联系了两所著名大学出版社,全被拒绝。我对此根本无所谓,因为我翻译此书时只是感到很愉悦,出版与否没有那么在意。其实,如果不是因为这部书的因缘,我不会去翻译任何书。文革后期,霍金的名字仅限极少数人知道,而且是因为批判他和彭罗斯的广义相对论的奇点定理时才被提到。1970年代,他的大名在西方学界已是如日中天,但直至1980年代大陆学界仅有少数专家初闻其名。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决定出版此书,但他们对翻译权还弄不清。基于此前和艺文打交道的经验,我坚持要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购买翻译权,这部书在1992年才正式出版。实际上,购买这部书翻译权的费用不过300美金而已。我相信,这也是最早从海外购买翻译权的图书。

《时间简史》在中国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地铁站口都有盗版出售。那个时代一部书是否畅销的标志是出了多少种盗版书,所以究竟发行了《时间简史》的多少种多少册盗版书永远无人知道。这部书被南方报系在2010年由读者和专家投票入选为新世纪十年引进的十部最有影响的图书,而且是唯一的科技书。可以估算,中国在这十年间共引进了大约100万种图书。

 

延续了近30年的友谊

28年来,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霍金撰写的所有科普著作,包括《果壳中的宇宙》《霍金讲演录》《大设计》和《我的简史》等,以及霍金和他女儿露西合著的《乔治的宇宙》系列。

2006年春,应霍金的邀请,湖南出版界同仁到剑桥拜访他。在霍金的办公室,他当场决定,让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他的所有科普书的中文版(简体)。这体现了霍金对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高度信任。二十多年来,出版社几代同仁兢兢业业,为出版霍金的书花费了大量心血。

2002年夏和2006年夏霍金访问杭州和北京期间,湖南出版界的朋友们有幸和霍金亲切见面。

2017年7月,剑桥大学庆祝霍金75.5岁生日。在此之前,湖南科技出版社请长沙的五位湘绣大师精心为霍金绣了一幅肖像,作为生日礼物由我送到剑桥。这幅双面绣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霍金2002年访问杭州时的风采。

2019年3月14日,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在霍金离世一周年推出了霍金的遗作《十问:霍金沉思录》。这部书体现了霍金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热爱,是他留给我们的遗嘱。从收到霍金的英文全稿,到读者得到中文版只有四个月的时间,而且全书牵涉的论题比他以往的著作广泛得多,中文版所有参与者夜以继日地投入,可以想象,他们经受的压力是空前的。

这回简·霍金一行,亲自感受到霍金在中国大众中受到的尊敬,并亲身见证了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延续了近30年的友谊。这一切都将永远载入中外文化交流史中。■

 

Read Previous

新冠疫情对出版融合的一次检阅

Read Next

疫情之下科普书能否迎来飞跃?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