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顾春芳、蒙曼、马伯庸…化身当当传统文化节推荐官,他们推荐了哪些书?
以“跨越千年 如梦敦煌”为主题,由敦煌研究院×当当×译林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当当传统文化节近日在线上举办。包括樊锦诗、顾春芳、蒙曼、马伯庸、祝勇、陈磊、六神磊磊等诸多文化推荐官重磅亮相,和读者们一起畅聊关于敦煌与传统文化的故事。
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北大教授顾春芳为青少年读者创作的一本小说《敦煌灵犬》在当当首发。“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作为本届文化推荐官之一,为《敦煌灵犬》倾情作序,并向读者讲述了敦煌灵犬的原型乐乐的故事。生在莫高窟长在莫高窟的乐乐,是敦煌研究院收养的一条中华田园犬,而顾春芳曾经救助过它的女儿福娃。5岁那年乐乐被送到县城后,独自走了一天一夜回到莫高窟,此后作为英雄守护犬,一直留在了莫高窟。乐乐的回归令所有人震惊和感动,顾春芳也由此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以乐乐为原型,创作一本中国孩子都爱看的敦煌主题童书。这本关于“家和成长的故事,讲述成长所必然遇到的困境和蜕变”的书便诞生了。
作为2022年当当传统文化节首席推荐官,顾春芳在这部完全虚构的奇幻小说中,揭秘敦煌世界和人类灵犬不为人知的故事,想象了一个古老的灵犬世界,它们世世代代履行守护的天职,忠诚地协助人类守护敦煌为代表的中华文化。通过书中乐乐的故事,顾春芳希望小读者们了解敦煌的历史文化,懂得中华优秀文化就是我们要守护的根,通过小小的灵犬洞窟,看到一个大大的灵犬世界。
独一无二的敦煌文化延续千年,包罗万象,汇聚东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敦煌。在资深媒体人蒋理眼中,每一个国人这一生都应该去一次敦煌,去了解璀璨的艺术,感悟厚重的历史,看见千年的生活,建立文化自信,寻求平凡但不平庸的人生。2021年,蒋理作为“敦煌文化守望者”第三期的成员在敦煌学习生活了40天,作为一项全球志愿者的派遣项目,蒋理成为莫高窟的世界讲解员,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讲解洞窟文化。项目结束后,为了纪念改变人生轨迹的40天,也为了持续传播敦煌文化,在返还江南后,蒋理在守望敦煌期间所写日记的基础上,创作了《敦煌守望四十天》。
阅读这本书,读者们可以跟随蒋理的脚步看到他从敦煌文化守望者修炼成为一个合格的敦煌文化讲解员的过程。同时一步步了解敦煌的历史地理,从莫高窟的千年营造揭开数个不开放洞窟的神秘面纱。以及探秘窟顶治沙、洞窟数字化等敦煌秘笈,由浅到深感受无与伦比的敦煌的艺术魅力。此外,书中也以“在敦煌寻找江南”的主题作为辅线,讲述作者在敦煌如何寻找江南的痕迹,希望找到两种文化融合之处,发掘与自身最有关联的那个敦煌。
除了以敦煌为主题的创作,本届当当传统文化节,故宫学者祝勇也为读者推荐了新作《故宫艺术史:初民之美》。故宫博物院收藏着186万件的文物,这些文物串联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当代的浩繁文明史,《故宫艺术史》是以故宫收藏的文物为载体,阐述8000年中华文明史艺术史的著作。祝勇准备写就多个卷本,在初民之美这本书中他聚焦新时期时代的文化创造,对彩陶文化的出现发展脉络及消亡都有详细的说明。对背后渗透的中华鲜明文化思想、哲学、创造性的逻辑等都有精彩的个人化分析。阅读这本书,读者们可以顺着故宫收藏文物的指引,回溯中华民族的艺术历程。
从彩陶文化往前溯源,上古文化和传奇同样值得学习。漫画式科普开创者陈磊再出新作,延续一边轻松学习中国历史一边笑个不停的创作风格,《半小时漫画中国史0》从0开始讲中国历史,从源头追溯华夏民族的起源,硬知识在他插科打诨的讲述下,变得老少咸宜、高低通吃。该书上市后跃居当当历史新书榜第2位。
本届传统文化节推荐官马伯庸在视频中以中国传统文人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作为自己读书的心得,传授给当当读者。对“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做了自己的解读。知识的丰富就像海洋里的宝藏一样应有尽有,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就是希望读者们能够自己先想清楚自己希望得到什么,有的放矢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吸收知识的效率才会比盲目读书高得多,才能在知识爆炸的年代让自己变得更强。
当当文化推荐官们也对传统文化中的家学智慧有着精彩的解读。著名学者蒙曼将家学、家教、家风融入在《寸草春晖》中,通过中国人家文化中对家庭的重视,告诉你家的模样。另一位推荐官六神磊磊则在当当为大家推荐《每日唐诗》,希望读者们在唐诗的璀璨星河中,感受唐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