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扶意寒
近日,《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是近年来系统研究中国基层社区治理的著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重大研究专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成果。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北京的清河社区的治理。2014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文科资深教授,带领团队深入北京的清河社区,开展了长达8年的社会调查和社会治理实验。社会治理是中国社会学界在近些年来的研究和实践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可以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概念。中国社会学界巧妙地将基层社会治理与社区研究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从清河的基层治理看,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基层治理体制和实践日新月异,变化巨大。今日之清河已非昨日之清河,这些变迁与整体中国社会、中国基层社区的变迁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国基层社会的变迁细节,几乎都可以在清河找到踪影。
“新清河实验”至今已有8年多的时间,本书依托于“新清河实验”,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市和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模式、新做法、新特点;本书不是源自社会学家的空想,也不拘泥于文献论述,而是来自社会学者深耕实践采集的数据和案例,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中国社会协同发展的成就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社会治理的意义。
本书的主要作者李强,是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曾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现兼任中央网信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等,曾多次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本书在相关文献综述和国内外已有基层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基础上,全面梳理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变迁过程,提升总结了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模式,依托“新清河实验”深入探索了专家参与社区治理的社会学干预方法,认真分析了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新时期党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参考,体现了社会学学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学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