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为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徐汇区凌云街道经过8个月的时间建成全市首家社会工作图书馆,以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效应,打造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示范高地。11月30日,徐汇区凌云街道“凌心阁”社会工作图书馆开馆仪式暨党建引领基层之治与社会工作新格局圆桌论坛顺利举行。

开馆仪式上,凌云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介绍道,凌云街道共有专业社会工作组织50余家,专业社会工作者近300名,其中拥有中高级以上资质的社会工作者32名,并伴有数量可观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展现出高品质与专业化的团队属性。伴随着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结合居民多元化需求的不断提质,也让知识赋能社会治理提质需求变得极为迫切。在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上海市社会工作研究会、徐汇区民政局、华东理工大学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凌云街道通过布局调整、空间活化等方式,在社会工作服务站基础上建成上海市首家街道级社会工作图书馆。
开馆仪式上,上海市徐汇区委组织部、凌云街道党工委领导共同为图书馆揭牌。徐汇区委组织部、社会工作党委、民政局、文旅局有关领导,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上海市社会工作研究会、徐汇区社会工作协会,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图书馆、出版社等共建单位领导、专家学者,凌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有关领导,以及各片区、居委会、社会组织代表参加了开馆仪式。

资深留法设计师、跨界艺术家、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环境设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肖黎迦在开馆仪式上分享了《凌心阁的故事》。他秉持“凌云之治、初心为民”的设计理念,通过场景设计赋能社会工作,打造沉浸式阅读空间,场景化实现基层治理实践成果与图书阅读的互动,为更多扎根基层的工作者提供赋能指引,为身怀大爱的助人者提供更多装备。


图书馆使用面积567平方米,分为阅读活动区、书籍陈列区、讨论学习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已藏书约1500册,还在5个片区生活盒子设立社会工作图书室和28个社区居委会设立社会工作图书角,着力打造一线工作者的“加油站”与“工具箱”,以“书”为纽带整合辖区智力资源,以知识为养分滋润社区社会工作者,以空间改造烘托专业氛围,践行凌云街道“绿色、书香、智慧、共享”的基层治理发展愿景,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不断创新发展。


图书馆持续链接以华东理工大学为核心的专业资源,依托街道“五社联动”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成立黄锐社会工作名师工作室、尚艳华社会工作名师工作室,切实发挥行业领军人才在培养行业骨干、实施示范项目、引领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开馆现场,凌心阁•凌云街道社会工作图书馆共建联盟正式成立。图书馆首批共建联盟单位有8家单位,它们分别是徐汇区凌云街道办事处,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图书馆、出版社,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徐汇区社会工作协会。

作为图书馆的共建方之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不仅参与了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还捐赠了上海学术•专业出版中心“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出版中心”出版的专业图书。凌云街道社会工作图书馆主理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刘军博士表示,凌心阁将持续通过开展读书分享会、案例讨论会、知识性讲座、读者见面会、专业技能培训、心理疏导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一线工作者提供更多助力。
作为凌云街道社会工作图书馆的常设项目,凌心阁•言——社会工作大讲堂每月举办一期。开馆当天,包括全国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秘书长邹学银,上海市社会工作研究会会长、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徐汇区社会工作协会会长陈蓓丽,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监事、东方卫视新闻主播、主持人叶子龙等多位专家学者就“党建引领基层之治与社会工作新格局”这一议题展开了分享,并与现场读者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