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符号·兴化垛田》新书发布会在苏举办

12月20日下午,《东方文化符号·兴化垛田》新书发布会在江苏泰州兴化新华书店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主任委员闵庆文,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王林军、副社长罗大明、编辑李秋瑶,兴化市政协主席徐立华,兴化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岳军,兴化市副市长杨蓓,兴化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兴化市垛田研究会会长刘春龙出席活动。兴化市政协副主席沈卫国主持活动。

《兴化垛田》由兴化本土作家刘春龙创作,是“东方文化符号”系列丛书之一,该书以精炼简洁的文字配以精美别致的符号图片,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兴化垛田的形成、发展、现状及其独特的遗产价值、生态价值、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一部关于兴化垛田的综合性权威图书。

徐立华指出,近年来,垛田作为兴化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传承保护利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中提炼出的“垒土成垛,择高向上”精神,正在持续为兴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力量。《兴化垛田》的问世,将成为向上和向外推介垛田的重要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垛田、走进垛田、融入垛田,同时,也为续写垛田故事,推进垛田保护传承,贡献了不可或缺的文字力量。

闵庆文认为,兴化垛田这一传承了千年的农业奇观,它不仅是农业文明的瑰宝,更是东方文化的象征,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下一步要扩大垛田研究范围,提升垛田研究水平,丰富垛田研究成果,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

王林军表示,兴化自古人文荟萃,涌现出施耐庵、刘熙载、郑板桥等文学艺术名家,文脉深厚,离不开兴化这方水土。兴化垛田是极具代表性的农业文明遗产,是里下河文化标识。时值兴化荣列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际,《兴化垛田》一书的出版历经作者、编辑的反复打磨,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体现,本书通过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特色内容,剖析历史与现实内涵,凸显江苏的文化底蕴,彰显江苏文化的影响力。

刘春龙在和大家分享创作体会时表示,想为垛田写一本书的念头30年前就有了。这些年他一直保持对垛田的关注,留意对垛田史料的搜集,写过一系列推介垛田的散文。感谢兴化垛田这方土地,没有兴化垛田这方土地就没有《兴化垛田》这本书。 “垛田是一本大书,永远也写不完的书。”刘春龙说。

发布会上,张岳军致辞,王林军和杨蓓为《兴化垛田》新书揭幕,李秋瑶讲述了自己的编辑感受。

Read Previous

爱思唯尔《未来医生白皮书(2024)》:聚焦临床医护对AI技术的认知与期待

Read Next

“多维视野下的新时代儿童文学理论与创作”研讨会在济南举办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