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属于可爱人生 ——“梅子涵讲童年文学”新书分享会掀起南昌阅读热潮

在“4·23”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经典阅读“点灯人”梅子涵教授携新作“梅子涵讲童年文学”系列亮相南昌,为这座千年文脉之城注入鲜活的文化力量。这套由三环出版社精心打造的儿童文学双璧——《久远的新鲜故事》《天真的童话大路》,在出版社、高校、书店的三场文化雅集中,受到热烈欢迎。

4月11日上午,梅教授首先莅临三环出版社,为全社编辑上了一堂“儿童文学私房课”。梅教授深情回忆了与张秋林社长的合作故事。1986年,梅教授在张社长的鼓励下,发表其处女作《三毛悄悄对你说》,从此两人结下深厚情谊;2007年起,张社长邀请梅教授领衔举办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每年一届,在全国不同的城市连续举办了七届,高质量的公益论坛,将儿童阅读的火种撒遍大江南北,梅教授也因此获得了儿童阅读“点灯人”的美誉;时至今日,这对“黄金搭档”依然长情相守,梅教授将呕心沥血之作“梅子涵讲童年文学”交由三环出版社荣誉出品;未来,三环出版社还将与梅教授合作,推出他的自传体长篇新作《我的儿童文学生涯》,为彼此的合作再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日下午,豫章师范学院报告厅内书香氤氲。面对即将执鞭任教的师范学子,梅教授将自己50年的创作历程娓娓道来。忆及自己知青岁月在油灯下坚持写作的青春剪影,梅教授眼含星芒:“这是我的时间,命运让我到这里,我要过我的日子,不论环境如何,我该怎么努力就怎么努力!”而后,梅教授深度解读了《爱丽丝漫游记》《北风的背后》等经典儿童文学的当代价值,令在场学子深切体悟到:真正的教育应是灵魂的唤醒,而非知识的灌输。在一小时的短暂授课中,梅教授多次语重心长地鼓励学子,要用不懈的奋斗去追求梦想,尽最大的努力把文学的力量传递给孩子,将温柔的风吹进孩子幼小的心灵里。

移步青苑书店的市民文化场域,4月12日的分享会化作亲子共读的温馨剧场,现场座无虚席。如果说梅教授对青年寄托的是教育的希望,那么他对儿童寄托的便是民族的未来。从《小红帽》的现实意义到《谁最高》的生命哲思,从《爱心树》的教育价值到《儒林外史》的社会批判,梅教授一步步为孩子解密何为“文学”——用可爱的文字讲深刻的道理,这就是文学。许多家长就如何为孩子选书向梅教授请教,部分家长对漫画书存在偏见,梅教授认为,能让儿童成长的书,就是好书。漫画作为图像叙事,同样是通往文学圣殿的桥梁,关键在引导孩子发现书中的星光。当闻知有位母亲通过共读自己的作品成功修复亲子关系时,梅教授动情分享了《女儿的故事》和《爸爸的故事》背后的创作逸事,不禁感叹:“父母和孩子同龄成长,理解是爱的双向奔赴。”

可以说,梅教授身上浓缩了半部中国儿童文学史,而他的“梅子涵讲童年文学”,既是通向经典的文学地图,更是滋养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库。这三场文化盛宴,均引发热烈反响,让出版人具备文学坚守,让师范生获得精神启蒙,让广大书友重拾阅读力量。大家切身体会到“梅式语言”特有的诗意,也获得关于阅读、表达、梦想、人生的非凡智慧。

两鬓飞霜人不老,一颗童心梦常青。文学也是人学,经典的文学是有生命的。梅教授的童年文学,不仅是讲给儿童的,也是讲给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少年强则国强,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故事,是整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正如梅教授所言:“我们不是为了聚敛收入诞生灵感。我们关怀的是一代代生命的人格模样,我们在乎的是一个国家的集体的目光,我们响应的是民族复兴的伟大渴望。”

(供稿/付晓聪)

Read Previous

2025年巴黎图书节丨法兰西文学之心再度为世界跳动

Read Next

“青年大思政”书系推出首本著作——从“追寻党的成长足迹”开始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