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三年便连获三本“中国好书”,这家出版社是怎么做到的?

在出版行业增速放缓的当下,成立仅三年的三环出版社(以下简称“三环社”)以三年三次荣膺“中国好书”奖的出色成绩获得业界瞩目。这家来自海南的少儿出版新锐以《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我的城,我的镇——景漂的故事》(以下简称《景漂的故事》)《小平小道》连续斩获2023—2024年度国家级大奖,不仅刷新海南出版“中国好书”获奖纪录,更以独特的“三环模式”重构行业成长逻辑,为新时代实现少儿出版弯道超车而后发先至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三部佳作,各展风华——《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具有教育感染性,《景漂的故事》彰显时代穿透力,《小平小道》体现历史纵深感。三本“中国好书”的诞生,标志着海南出版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主题出版类型上的突破,二是同一位作者(朱虹)同属红色主题连续荣获“中国好书”奖的突破,三是高规格滚动式营销宣传上的突破。三大突破,打响了三环品牌,提升了琼版图书的声誉。据统计,历年“中国好书”入选排行榜中,三环社跻身出版社第12位,成立仅一年的海南省出版发行集团跃居出版集团第14位。作为行业新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可谓不耀眼。

 

蝉联殊荣,连中三元,诠释“三环速度”

在三年内获三次“中国好书”奖,犹如“三箭定天山”,从蹒跚学步到领跑同行,从寂寂无名到声名鹊起,三环速度,可谓一日千里。

三环快在哪里?快在前瞻性布局。三环社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实现社会热点与出版节奏的精准契合。近年来,“景漂”现象成为社会话题,三环社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策划《景漂的故事》选题,关注景漂追梦者,反映时代的脉动;202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三环社以战略眼光提前布局《小平小道》出版工程,作为向伟人诞辰的深情献礼。三军待命,策划先行,超前布局是抢占出版高地的“先手棋”。

三环快在哪里?快在高效化执行瞄准《小平小道》选题后,三环社便跑马圈地,发布新书预告,宣示选题主权;出版过程中,策划与创作同步推进,编校与送审交叉作业,印制与宣发并联筹备,专家研讨与内容打磨闭环联动,环环相扣抢先争先,步步为营抓紧抓实,半年实现首发,以“倒计时作战”精准卡位邓小平诞辰120周年节点;获奖当晚,又及时发布获奖新闻,次日又推出长达6000字的《〈小平小道〉诞生记》,向读者讲述获奖图书背后的故事,让大众知晓精品是如何炼成的,形成独有的传播效应。

三环快在哪里?快在协同式合作三环社善于整合优质出版资源,通过联合出版实现“1+1>2”的出版效果。与江西教育出版社合作,融合海南的选题敏锐度和江西的地域资源优势,成功打造《景漂的故事》;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携手,整合少儿出版经验和教育出版专业体系,成功推出《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联合出版,各展其长,让双方实现优势互补,极大地缩短了出版周期,实现了优质资源的高效转化。

对三环社来说,效率就是效益,速度就是品牌。三环社以“抢先起跑”的选题策划、“加速冲刺”的项目执行、“接力前行”的协作模式,在出版赛道上跑出了自己的节奏,跑出了自己的风采。

 

国家大奖,匠心运作,铸就“三环品质”

在“中国好书”严苛的评选标准下,三环社每年都有精品图书入选,其品质内核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三环品质,究竟贵在哪里?

三环品质,贵在创新三环社总编辑张秋林常说:“唯有突破,才能突围。”三环社始终坚守文化情怀,坚定创新驱动。三本“中国好书”,是三环创新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书写方式的丰厚硕果;畅销百余万册的“墨多多谜境冒险彩色漫画”系列和销售码洋过亿的青春文学无限流小说“惊封”系列,是三环创新爆款图书生产机制的生动体现;中日同步出版的“国际绘本坊”系列,是三环创新少儿出版“走出去”模式的有力证明;在全国3000家潮玩店发行的墨多多游戏盒,是三环创新出版赛道的大胆尝试。尤其是在数字化加速转型、二次元产业快速发展与“谷子经济”渐成气候,文化出现新的消费业态的背景下,三环社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强国发展战略,围绕数字出版、“谷子经济”等方向,提早布局,持续推动出版融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打造了墨多多衍生周边系列、人工智能系列等多条产品线,已推出“AI+图书”融合新产品《我的第一个人工智能好朋友》科普绘本及其配套AI小程序等。创新势必出圈,这是三环社追求的回报。

三环品质,求精为道《景漂的故事》历经三年打磨,召开七次编创会议。作者胡平领衔的创作团队,更是深入古镇,走访半载,步步艰辛,终得玉成。这种创作方式,被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誉为“贴身肉搏”式的群像书写。《小平小道》由海南省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斌亲自策划,得到海南省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作者朱虹五年深耕红色土地,九易其稿。稿件经十余位专家学者审读把关,又呈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双重审阅,方成精品。精益求精,是三环社的出版态度。

三环品质,复盘为鉴三环社能不断向前,归根结底就是善于总结,成功后总结经验,受挫后总结教训。2024年4月,三环社两本书获“中国好书”奖后及时进行了获奖经验专题总结;9月,《小平小道》登上《新闻联播》后,召开主题出版经验分享会;2025年4月,《小平小道》获“中国好书”奖后,召开打造精品研讨会。复盘总结,是三环社实现自我革命与不断自我超越的底气所在。

三环图书的高品质,正是建立在“创新—求精—复盘”这一自洽的逻辑链上:创新是走别人不敢走的路,求精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这条路,复盘则是对走过的路的深切剖析。

 

战略领航,行稳致远,擘画“三环蓝图”

好书获大奖,离不开强有力的战略支撑。三环社始终坚持“红色文化、绿色文学为底色,航天文学、海洋文学为本色,二次元出版为特色,国际绘本为亮色,青春文学为流行色”的五色方略,力求实现从破局、谋局到成局的三次飞跃。三环蓝图,志在鹏程万里。

三环蓝图,格局宽广。大写的三环,立足琼崖,放眼全国,走向世界,服务大国少年,引领时代风气。《图说海南自贸港》书写宝岛风物,聚焦时代热点;“大国少年”丛书赋予中国孩子以星辰大海的力量,唤起他们的绿色觉醒和蓝色遐想;三环图书版权输出至17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多维度的文化传播体系。从儿童读物到主题出版,从南海之滨到红色热土,三环社作为一家新生的地方少儿社,正是有着胸怀天下的出版格局,才能异军突起,屡有斩获。

三环蓝图,布局很长。三环社携手名家作者朱虹教授,从《红旗漫卷江西》的合作开始,深耕江西这块红色文化土壤;又让《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从“活”起来到“火”起来,打爆“课文背后”系列图书市场;再把目光投向伟人,阐明“小平小道”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的历史逻辑。目前正围绕2027年八一南昌起义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100周年三个百年纪念,共同续写红色故事,倾力打造《上山——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特写》这一重磅作品。在出版社普遍还在经营作品时,三环社便已开始经营作家,建立长线编辑与长线作家的长效合作机制。

三环蓝图,成局在望。三环社在成立之初,便设定了“三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23年破局,在夹缝中求生存;2024年谋局,在竞争中立稳脚跟;2025年成局,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所谓“成局”,就是基本完成产品线策划、渠道建设和人才梯队的布局,建立足够的产品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塑造新锐少儿社的形象。在2024谋局之年,三环社销售码洋已突破3亿元;展望2025成局之年,三环社将向6亿元码洋发起冲刺。

“三环蓝图”是三维立体的,兼具时间长度、空间宽度和战略高度。三环社一直在努力用自己的算法,定义出版的未来。

荣誉面前,是漫漫长路;精品背后,是款款匠心。不可否认少儿出版人“钉子户”张秋林在领导三环社迅速发展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吴斌曾这样称赞张秋林:“唯有情怀不可辜负。”的确,张秋林在荣休后凭借一腔热爱重出江湖,白手起家去经营一家新社,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正是他的出版情怀支撑着他勇毅前行,二次创业,如他所言,是“自找苦吃”“赌上了一世的英名”,凿凿言之略显悲壮。这位曾屡创佳绩的资深出版人,把曾经的成就归零,拥抱挑战,重新出发,凭着创新引领的格局与过人的胆识,使“新社”成为“新秀”“新锐”,树立了海南出版新标杆。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出版社,因奋斗而生,伴奇迹而行,其成长历程,既是中国出版业转型升级的微观缩影,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生动脚注。

 

文/张艾宁

Read Previous

苏少社在突尼斯书展成功举办“儿童文学精品阿拉伯文版签约与分享”活动

Read Next

“山水共读·诗话漓江”主题活动诗意启航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