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千年书卷里的安邦之策——“中国治道名篇丛书”首部力作《有为而治》上市

近日,广西人民出版社重磅推出由权威国学专家团队精心打造的《有为而治》一书。作为“中国治道名篇丛书”的开篇之作,该书由山东大学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李细成领衔主编,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顶尖机构学者组成的团队潜心研究汇编而成。作者团队历时十余载,遍览《周易》《论语》《荀子》《孟子》《管子》《尚书》《国语》《战国策》《春秋繁露》等数百部中华典籍,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披沙拣金、去粗取精,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治国理政精华。每一篇章都经过严谨考证与当代诠释,堪称“传统智慧的精粹,现代治理的宝典”。

书名:《有为而治》 作者:李细成 主编 定价:59.80元 出版时间:2025年4月

全书以民本、尊贤、君道、臣道、用人、制度、施政、革新八个维度为纲,系统梳理中华五千年政治智慧与治理之道。作者通过逐字推敲、反复打磨,对国学经典进行现代化解读,将晦涩难懂的圣贤思想转化为一读就懂的实用方法,打破国学经典的阅读壁垒,让这些跨越千年的智慧结晶走出学术研究的象牙塔,真正服务于现代社会,服务于普通大众。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浪潮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思想和智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治理哲学和实践经验,对当代社会治理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部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关怀的著作,旨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全面展示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思想,让传统智慧从故纸堆中“活起来”,为各级治理者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也为普通读者打开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治道的大门。正如本书主编李细成教授所言:“我们不仅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更要让古代智慧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指南。”

翻开书页,诸多跨越千年的智慧箴言与警世寓言跃然纸上:“天下为公,无私于物”的治国理念,既彰显了古代明君的格局与胸襟,又为当代社会构建公平治理体系提供了深刻启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铿锵警示,与今日反腐倡廉、居安思危的方针遥相呼应,成为时代精神的古典注脚;“人尽其才,唯才是举”的用人之道,更以超越时空的洞察力,为现代组织管理中的选贤任能、制度革新点亮一盏明灯……这些凝练几千年的思想精髓,在书中被赋予鲜活的时代意义,既照见历史,亦映照当下。

本书在装帧设计上独具匠心,充分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封面的“有为而治”四个字和巨大的“为”字设计采用烫漆和烫金工艺,相互映衬,突出本书的核心思想即“有为”,既庄重大气又富有书卷气息。内文版式疏朗有致,每章卷首特别精选与本章主题相契合的古代碑刻拓片图片——如“民本”篇配汉画像石农耕图,“尊贤”篇选钟离春向齐宣王纳谏画像砖……这种“以图证史”的设计理念,使抽象的制度思想获得了具象载体。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文物图像,与正文内容形成跨越时空的视觉对话,让读者在品读文字之余,更能通过器物之美直观感受中华治理文明的历史厚度。

资深国学研究者李有为评价本书:“《有为而治》堪称《群书治要》的现代治理精华版。”编者以当代问题意识重新激活传统智慧,将浩如烟海的典籍转化为系统实用的治理宝典。不同于传统类书的文献堆砌,本书创造性地建立了“以用为本”的编纂体系,使古代经典真正成为可操作的方法,实现了从“藏诸名山”到“施之当下”的跨越。

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有为而治》一书通过对传统治国理念的现代诠释,探索出一条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用起来的具体路径。这既是对“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的响应,也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更好地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真正的智慧从不因岁月而褪色,而是如同不熄的火种,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一代又一代人点燃、接续传承。我们期待,这本书的出版,能让每位读者汲取先贤智慧,涵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期盼各级管理者能从中获得启迪和共鸣,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有为”之治。当每个岗位的履职者都能恪尽职守、勇于担当,便是我们开启“无为而治”理想之门的时刻。(供稿/吴语诗)

Read Previous

国家植物园“奇思妙想压花艺术展”进行中,感受自然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Read Next

2025年3—4月 书业抖音影响力指数排行榜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