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由浙江摄影出版社、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上海春华秋实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让爱看见爱”——儿童诗集《春雨喂喂我》首发式在浙江文学馆一楼多功能厅举行。这本由杭州10后小诗人林梓晨创作的儿童诗集,以独特的“诗画对话”公益模式,架起了东西部儿童心灵相通的彩虹桥。诗集由《诗刊》主编李少君和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刘伟作序。
首发式现场,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刘伟,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院(馆)长程士庆,浙江摄影出版社社长林青松,浙江摄影出版社总编辑邱建国,浙江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孙昌建,上海春华秋实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之一、杭州丽滋汇医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平,上海春华秋实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轶、事业部部长高双明,四川省长宁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傅正蓉,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张刚,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教师、“太阳花”诗社创建者许志华,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诗集作者林梓晨等嘉宾出席,共同见证这部以儿童视角传递爱与希望的诗集面世。活动由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院(馆)委会成员、创研宣教部主任卢山主持。

活动伊始,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刘伟肯定小诗人林梓晨对生活和事物感悟独特、兴趣丰富,展现了当下少年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她通过童真诗语搭建了一座东西部儿童与社会的情感桥梁。而上海春华秋实公益基金会受助学子的插画清新雅致,充满想象力,与诗歌相得益彰。诗集图文并茂,诗意与公益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和弘扬。

浙江省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孙昌建强调诗集“以童心反哺成人世界的诗意探索”对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的启示,并提出诗教工作者、诗歌写作者要多向小朋友们学习,让诗歌这棵大树不断沐浴春雨和阳光、茁壮成长。孙昌建赞赏浙江摄影出版社推出“光·影·诗”书系出版品牌的出版眼光,他期待浙江摄影出版社为浙江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出版更多图书精品。

主办方代表浙江摄影出版社社长林青松从出版的角度指出,这部作品不仅是童诗创作的新突破,更是新时代诗教、美育与公益事业深度融合的生动范本。《春雨喂喂我》的出版,既是新时代美育实践的丰硕成果,更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两个结合”要求的创新答卷。
%E9%99%A2(%E9%A6%86)%E9%95%BF%E7%A8%8B%E5%A3%AB%E5%BA%86%E8%87%B4%E8%BE%9E-scaled.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ll,w_1600,h_1230/interlace,1/quality,Q_80)
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院(馆)长程士庆介绍了浙江文学馆“诗教计划”发展情况,表示浙江文学馆始终致力于推动诗歌教育的普及与研究,将通过开设公益诗教课堂、举办特色诗教活动、搭建创作交流平台,让更多孩子感受诗歌之美、表达之趣,《春雨喂喂我》的诞生,标志着“诗教计划”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上海春华秋实公益基金会代表张平则分享了基金会“西部助学计划”的初心与实践,表示《春雨喂喂我》的深意或许就藏在书名里:当我们将公益视为一场绵绵春雨,在“给予”与“收获”的互动中,所有心灵都化作滋润彼此的云朵。正如孩子们用天真教会我们——真正的照亮,从来都是星群之间“看见”与“被看见”的相互辉映和彼此成就。

新书揭幕后,小诗人林梓晨在母亲和老师的陪伴下登台,共同分享诗集从灵感萌芽到成书的创作历程,揭秘了创作背后的温情故事,引发观众共鸣。

“太阳花”诗社成员与基金会师生代表以集体朗诵、情景演绎等形式呈现诗集中精彩篇章,稚嫩声线与真挚情感交织,展现着儿童独特的艺术感知力。






赠书环节中,浙江摄影出版社社长林青松,浙江摄影出版社艺术编辑中心副主任、《春雨喂喂我》责任编辑唐念慈,向上海春华秋实公益基金会事业部部长高双明、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张刚、四川省长宁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傅正蓉和插画学生代表、中南民族大学学生曾维杰赠书,标志着诗集将作为儿童诗教和公益传播资源惠及更多群体。
首发式现场还展出了由上海春华秋实公益基金会特别征集的一系列插画作品,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作为《诗刊》社与浙江文学馆共建的“全国诗歌教育研究中心”的首批成果,《春雨喂喂我》的诞生正是浙江诗教沃土上绽放的绚丽花朵。“诗教计划”的不断推进和“光·影·诗”书系的持续出版,将助力涌现更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和创作者,为浙江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如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在《春雨喂喂我》序言所写:“愿这场跨越千里的艺术对话,能如春雨般浸润更多心灵,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诗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露珠与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