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23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承办,《英语学习》、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协办的第十七届全国英语自然拼读与分级阅读教学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一千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英语教研员、校长、教研主任、一线骨干教师和高校研究者参会。本次研讨会以“挑战与机遇:四新背景下英语阅读教育的深度思考”为主题,聚焦英语阅读教学前沿,通过工作坊、专家报告与教学课例展示等形式,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融理论高度与实践创新于一体的学术盛宴。
聚焦四新变革,分级阅读生态圈助力教育转型
2024年9月,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的新版教材陆续投入使用。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深入推进,以DeepSeek、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融入课堂教学场景。在此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阅读素养已成为应对信息时代复杂挑战、塑造终身学习者与创新人才的关键因素。因此,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这要求英语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面对“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技术”的四维变革,外研社党委副书记陈媛媛在致辞中指出,阅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如何借助分级阅读和技术创新推动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关键议题。外研社积极回应时代需求,于2023年成立了“阅读出版分社”,整合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阅读支持网络,并通过分级阅读馆、分级阅读智慧教室等项目推动实践落地。目前,外研社搭建起包含9大特色板块、60多个套系、6000多册英语分级读物在内的外研社中小学英语分级阅读体系,并在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建成600多家阅读馆,包括在近百所学校建立了外研社分级阅读智慧教室。同时,为助力教师发展,外研社搭建了“国家级引领-区域联动-校本深耕”三级英语阅读教学教研体系,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通过课题研究推动教学创新。未来,外研社将持续融合AI升级阅读资源与服务,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推进“校馆社”协同育人新范式。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张铁军在致辞中表示,在“四新”教育背景下,英语阅读已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作为有着75年历史的北京市示范学校,理工附中与外研社合作,构建了小初高贯通的英语分级阅读体系,通过AI智能平台、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打造立体阅读生态。她指出,英语阅读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培养,更是塑造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连续两届研讨会协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期待与全国教育同仁共同探索阅读教育新范式,培养适应未来的创新人才。
新课标新实践,英语学科阅读书目推进全民阅读
研讨会发布了由新阅读研究院和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共同研制的“中小学英语学科阅读书目”。中小学学科阅读书目由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教授带领研制,是中国第一套体系完整的学科阅读书目,涵盖14个学科系列,其中英语学科阅读书目由朱永新教授和王蔷教授代表新阅读研究院和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共同启动,包括三大书目:《小学英语学科书目(学生版)》《中学英语学科书目(学生版)》《中小学英语学科书目(教师版)》,由外研社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书目的发布是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将为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系统化资源支持,助力师生共同发展。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蔷,外研社党委副书记陈媛媛,新阅读研究院理事长兼执行院长李西西,外研社阅读出版分社社长许海峰共同为“中小学英语学科阅读书目”揭幕。新阅读研究院理事长兼执行院长李西西在致辞中深入解读了英语学科阅读书目的出版在推进全民阅读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主会场专家共话,文化赋能与技术创新引领英语阅读教学升级
主会场以“文化育人”与“技术创新”为主线,汇聚多位权威专家的前瞻性分享。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蔷从“文化育人”理念出发,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准绳,探寻传统文化融入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路径与方法。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梁文霞针对学生水平差异、教学方法单一等痛点,介绍DeepSeek、豆包等人工智能工具在精准教学与个性化评价中的应用,展现生成式AI的教学变革潜力。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林敦来探讨如何通过真实测评实现阅读能力的阶梯式发展,构建“以评为学”的英语阅读教学新范式。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程晓堂依据新课标课程资源开发要求,探讨课外读物与教材协同育人的实施策略,并为教师提供操作建议。
国际知名英语阅读教学培训专家Craig Wright(瑞格叔叔)聚焦如何通过自然拼读教学,优化低年级课堂教学时效性。
五位专家的发言内容,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提供精准落地方案,领航英语阅读教育发展。
四大工作坊齐发,从自然拼读到戏剧教学深度研训
研讨会会前设置四大工作坊,围绕自然拼读课程设计、传统文化融入、绘本与主教材融合及教育戏剧教学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研训。
国际知名英语阅读教学培训专家Craig Wright & Julia Chang Wright的工作坊通过“PPP 教学法”示范与“自然拼读+视觉词”双线训练,展示如何帮助低龄学生实现母语式自然拼读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潘琳通过文本解读与案例分析,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英语阅读教学的路径,强调文化意识培养与核心素养落地。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戈向红以英语绘本与主教材融合为主题,构建“理论—案例—实操—反思”四维体系,指导教师实现“绘本+教材”双线融合。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柯丹与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郄利芹以“绘本阅读×教育戏剧”的融合创新为主题,通过教育戏剧范式体验,助力教师提升绘本戏剧课设计能力,推动语言学习与情感价值观共振。
分会场学段聚焦,中小学共推阅读教学创新
研讨会还设有小学分会场和中学分会场,两个分会场均包含专题讲座与示范课,助力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分会场以“问题链设计”与“智慧教室应用”为突破口,探索低龄段阅读教学创新。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戈向红针对当前绘本阅读存在的实践困境,提出“三维递进式问题链”设计模型,直指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协调发展。
长沙市岳麓区第一小学教师王晓以自身学校为例,介绍通过外研社分级阅读智慧教室系统实现“全时段学习、全时空场域、全话题资源”的阅读生态构建,应对新课标下的课时压缩与阅读量要求。
深圳百仕达小学英文科组长米琳霞分享百仕达小学英语分级阅读课程建设与实践经验。
主会场及小学分会场五位老师带来精彩示范课。
成都天府新区第十小学校教师梁舒娅展示
《丽声北极星新标准分级阅读》示范课
国际知名英语阅读教学专家Craig Wright(瑞格叔叔)展示
《丽声瑞格叔叔自然拼读法2(教学版)》示范课
上海市小学教师臧蕴馨展示
《大猫英语分级阅读》示范课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教师管月展示
《多维阅读》示范课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教师张若诗展示
《丽声中国文化英语分级阅读》示范课
中学分会场围绕“单元整体教学”与“思维工具应用”展开,强调阅读素养与核心能力的协同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孙晓慧通过丰富案例,阐释英语读物在中学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关键作用,为教师提供实操性强的方法与策略。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小学外语教研室主任蒋京丽探讨如何有效运用可视化思维工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主张根据语篇类型选择思维导图、人物四宫格等工具,将隐性思维显性化。
北京市英语特级教师、北京学校副校长程岚针对当前中学生在英语读写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如何通过英语分级阅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提升学生读写能力和兴趣。
中学分会场七位老师带来精彩示范课。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实验中学教师叶沐然展示
《多维阅读》示范课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刘璇展示
《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升级版)》示范课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师臧新茹展示
《多维阅读》示范课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师陈晨展示
《多维阅读》示范课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梁亚楠展示
《多维阅读》示范课
广东省中山市三鑫学校教师刘可可展示
《丽声英语百科分级读物》示范课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段新岩展示
《阳光英语分级阅读》示范课
本次研讨会以“理论引领—案例示范—实操指导”为架构,融合文化育人、技术赋能、思维培养等多元议题,为一线教师提供可迁移的教学策略与课程建构范式。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外研社将继续秉承“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理念,以阅读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助力培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时代新人,推动英语阅读教育向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