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立立 威廉·博伊德热爱虚构,更乐于虚构。这位与伊恩·麦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齐名的英国国民作家,迄今为止最得意的作品是为子虚乌有的画家纳特·泰特撰写的“传记”《纳特·泰特》。不仅如此,他更把自己的画...
文|谷立立 在谈论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写作缘起时,有一个关键词不能错过,那就是“旅行”。热爱旅行的她深知,写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越是走到世界的尽头,越能把人性看得清楚明白。现年58岁的她经历过...
文|谷立立 在谈论写作的时候,纳博科夫不止一次地告诉学生,想要写出一部掷地有声的佳作,就得拥有“科学家的热情与艺术家的精确”。这对当下的科幻写作尤为重要。毕竟,科幻小说之所以牵动人心,不仅在于极力渲染...
文|谷立立 甘耀明小说《冬将军来的夏天》几乎是先声夺人地,将我们带入某种近乎着魔的氛围:在遭遇强暴的前三天,29岁的幼儿园女老师黄莉桦的祖母,在失散多年后凭着年轻时从魔术团学来的缩骨功,蜷缩在一口箱子...
文|谷立立 用“灰色”来形容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大约是贴切的。这倒不是说,他的作品有多么阴暗,而是说他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应有的荣耀。他就像美国文学史上的梵高,终其一生无法摆脱“记住还是忘...
文|谷立立 五月总是温柔的。和风吹散阴霾,树木青翠葱茏,就像《温柔之歌》的标题一样。五月也是残酷的。每一缕阳光过后,总会留下阴影。罪孽在幽暗中滋生,直至酿成祸端。《温柔之歌》开篇即是五月。像预料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