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本书,配得上“国家宝藏”四个字

这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为之震撼,而这种震撼,我们希望借由文字让更多人体味和感受到,让这些深入我们骨髓的民族文化为更多人所了解,知道我们为何是现在的我们。

文|沈家乐 李 穆

做一本书,配得上“国家宝藏”这四个字。

这是我们在接到中标通知,得知已经拿下这个项目后,兴奋之余焦虑的来源。

那天是2月11日,还有三天就是除夕,我们退掉了第二天回家过年的机票。

 

把热门综艺沉淀成文字

《国家宝藏》是央视2017年底2018年初火遍大江南北的一档综艺节目,由明星和守护人以小剧场和分享的方式来讲述来自9家博物馆的27件镇馆之宝的故事。

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

可能跟我们自己的感受有关,我们有时候出去旅行,会逛博物馆,大概转过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日本国立博物馆等等。但反观国内,大概除了故宫博物院和西安兵马俑,到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很难产生第一时间去博物馆的想法,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作为研究机构的国内博物馆在营销上面没有太大众化,比如我们从来没有类似《博物馆奇妙夜》这样的影视作品唤起大家对博物馆的各种好奇;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没有在大众心里留下特别具体的印象。

在《国家宝藏》刚开播的时候,我们作为普通观众被深深打动,原来我们有那么多收藏在禁宫里的、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书写在古籍里的宝藏,那么具体、那么生动地展现给我们关于“我们为什么是现在的我们”的记忆。B站最著名的一条UGC口号“此生无悔入华夏”大概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所以我们也想用图书的方式记录并传播“此生无悔入华夏”的自豪,用《国家宝藏》所开创的轻松多元的方式,讲述专业古老的宝藏故事。

 

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

爆款电视栏目出书的成功案例之前有不少,从早期的《大国崛起》《舌尖上的中国》到最近的《朗读者》,但以纪录片或者文字内容集中的为主。而《国家宝藏》是一档综艺节目,涉及的人物丰富、视角众多,我拿到手的是一份二十多万字的台本文字以及一个硬盘供参考的数百万字的考古材料⋯⋯

这本书怎么做呢?摆在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一是忠于节目原有的形式,文字录入,编辑修改错别字语病然后出版。优势是简单、工作量小,能够快速出版,但是如果只是节目文字的录入,出版的意义在哪里?

第二个选择,打破视频节目的框架,重新梳理现有资料,编辑出适合文字阅读的内容,用出版的方式来延续《国家宝藏》所开拓的承启上下五千年的意义。但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量巨大的工程。

我们决定走复杂的道路。这也是于蕾老师领衔的节目主创团队想法,“把创作的成果立字成书,让那些伟大的文明、灿烂的智慧,不仅可以在节目中点燃众人沸腾的热血,还能以一种更为温润持久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丰富更多人的日常阅读”。

 

把她完整地介绍给大家

重新整理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从他们出生的历史年代到后世第一次被发现的情况,到今生故事,如果文物是有生命的,那我们试图把她完整地介绍给大家。

重新阅读那数百万字的考古材料,找寻短短几十分钟视频背后的大量信息,让我们更明白考古学家、文物专家们在这些国宝的身上所花费的毕生精力,也会是我们了解文物、了解历史、了解我们之所以是现在的我们的特别通道。

比如大家非常熟知越王勾践剑,那么君子剑文化在我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而一把越王的剑为什么会在楚墓里出现?考古学家如何确定这就是越王勾践的剑?小剧场中的故事创作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我们研究了陈振裕教授所写的《越王勾践剑发掘亲历记》、陈琦平发表在《轻兵器》上的多篇关于越王勾践剑的文章,以及万全文老师等多位作者发表在《鉴藏》关于《越王勾践剑铸造工艺中的几个问题研究》等文章资料,大致勾勒出“越王勾践剑”的发掘以及鉴定过程,才知道春秋时期越国先后有9位越王,为确定此剑是哪一位越王的剑,当年考古学、古文字等领域还进行过盛大的笔会,经过郭沫若、唐兰等几十位著名的专家学者研究,才认定剑上所写的越王名字是“鸠浅”二字,而“鸠浅”正是“勾践”的通假字,从而认定这把剑是勾践的重要遗珍。而同时,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勾践自会稽归七年”,听从大夫扶同的建议,在外交方面采取“结齐,亲楚,附晋,厚吴”的方针。而勾践的女儿嫁给了楚昭王,她的儿子就是楚惠王,这就是节目里面小剧场所演的,勾践献剑嫁女故事的历史依据。

在书里面,我们更多将这些台前幕后所涉及到的历史知识都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为了让读者在了解国宝知识点的同时,能对每件国宝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们跟央视综艺节目组的小伙伴们一起重新敲开9家博物馆的大门,去搜集高清图片,这些国宝,有的隔几年才会拿出来展一次,有的是隔离陈列的,所以想要一手的高清图片只能找各大博物馆的支援。好在为了推广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9家博物馆在严谨审核的同时给了我们的书以极大的授权支持。

当然,编辑非文博专业人士,尽管我们费尽心血来编辑书稿,但是对于很多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所以我们需要博物馆专家的专业支持。

我们把每一章节的内容分别发给对应博物馆申请审校,各大博物馆出动了馆长在内的多名专家帮我们审核内容,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给我们反馈。记得当时上博的专家正在北京郊区录节目,每天录完节目之后回到那个网络信号不太好的宾馆连夜帮我们逐一确认书稿,文博专家们如此认真的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

 

从封面开始

把浮雕烫金的工艺用在《国家宝藏》的封面上是一次新颖的尝试,实际的效果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成功的创意。

但在这个最后成品之前,封面经历了几十种不同的尝试打样。“国家宝藏”这四个字是源自节目的logo,上面有源于古代青铜器的花纹,在视频里面会有很好的效果呈现,但是要把它印到纸上,就成了一个难题。最常用的办法是烫金,传统的烫金工艺出来的效果是平的,难以展现上面的纹路。再有其他的办法是四色印刷,但那样的话,也就体现不出这四个字的厚重感。所以我们决定尝试一下之前只见过但没有用过的“浮雕烫金”工艺。这种工艺要先用文件进行立体雕刻,形成有丰富层次立体图案的阴模凹版,而这个版目前只有广东的少数厂家能做,我们带着文件南下广东做版,一周之后拿到版去印厂打样,这中间又是各种周折,在效果出来之前,谁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能成功,所以我们连替代方案都做好了,不行就用四色印立体起鼓再加鎏金边的方式来做,打样也出了好几稿。

直到最后印厂把厚厚一沓的打样纸放到编辑桌上的时候,大家才大舒一口气:至少这四个字的效果配得上“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承载的不只是过去,他们仍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

有一种叫“熔模精密铸造”的技术,被用来制造繁杂精密的高科技产品,比如飞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这项科技由一个叫奥斯汀的美国飞机机械师“发现”并申请专利。

原来我们以为这项技术是一件舶来品,是外国人发明的,但其实这项技术早在2500年前的中国就有了,它就是“失蜡法”。将我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的是一件叫做“云纹铜禁”的禁酒案台,它出土后被鉴定其所在的年代是春秋晚期⋯⋯

这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为之震撼,而这种震撼,我们希望借由文字让更多人体味和感受到,让这些深入我们骨髓的民族文化为更多人所了解,知道我们为何是现在的我们。

单霁翔院长在他为本书写的序言中说:其实在我看来,文物本身就是活的,岁月不会悄悄流过而没有痕迹,只是缺少我们去发现。

让这本书成为发现的渠道,这是我们作为出版人的责任。

无论之前的准备工作有多么漫长且波折,都只有到书真正上市开卖的那一天才能知道她是不是为读者所接受。

到我们正式上市第一天的晚上,负责自营渠道的同事告诉我们:“《国家宝藏》销售第一天,自营渠道销售2000+,超过《原则》。”《原则》是我们今年最畅销的图书,半年已经销售过百万。之后更是收到了大量读者的好评反馈,他们说,设计大气、印装精美、精良又有心、内容很详尽、文字别有一番魅力⋯⋯

所以我们想,大概这次没有辜负“国家宝藏”这四个字吧。■

(本文作者为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

 

Read Previous

深圳,一座“爱阅”之城——深圳的选择

Read Next

中南传媒:降速增效拥抱“新常态”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