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社:辞书出版构建中外沟通桥梁

文|亢姿爽

地处边陲的广西教育出版社,近年来通过小语种辞书出版架起了与东南亚国家文化沟通的桥梁,其辞书系列也成为出版市场上一抹亮丽的色彩。

辞书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点上对人类已有科学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科学的、权威的解释和总结。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辞书出版对于科研、教学、生产服务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小语种辞书作为辞书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地处边陲的广西教育出版社,近年来通过小语种辞书出版架起了与东南亚国家文化沟通的桥梁,其辞书系列也成为出版市场上一抹亮丽的色彩。

 辞书产品线的构想与实现

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并宣布这一盛会将永久落户南宁。在这一历史机遇下,彼时的广西教育出版社副社长、编审孙梅卓有远见地看到了东盟国家语言文化相关领域的出版前景。

广西教育出版社地处西南边陲,在资源和条件上并不占优。但从大环境来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由来已久。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开放度,经济的发展共赢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随着国家间往来活跃度的提升,语言辞书作为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日渐突显。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以及得天独厚的优势下,2004年,在孙梅的带领下,“东南亚国家语言辞书系列”的规划开始了。

但规划与设想全部都需要根植于现实。在国内及东南亚国家,同时精通汉语和对象国语言的双语辞书人才极度缺乏,其他不确定因素也很多,辞书部主任陈文华回忆称,“当时很难一步到位地设定一套东南亚各个语种的辞书编纂出版计划”。想要做好辞书,必须要在项目启动前重点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市场需求及市面上同类产品的出版情况;二是双语人才的成熟情况。摸清这两方面的情况才能决定做哪个语种、何种规模的辞书。

广西教育出版社最初策划“东南亚国家语言辞书系列”时,通过调研发现,彼时中国和越南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往十分密切,越南人口规模也不小,但越汉双语的大中型综合辞书仍处于市场空白状态。而广西教育出版社编纂越汉双语词典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一是可以依托“教育部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的师资力量;二是广西与越南接壤,且因为历史原因从越南归国的华侨众多,凭借这样的地缘优势可以请到高水平的华侨专家及越南专家合作;三是国内老中青三代的越汉双语人才都已经完备,人才力量比较成熟。因此,广西教育出版社将编纂越汉双语的大中型综合词典列为首选计划,并用了十多年时间,打造出《新越汉词典》《新汉越词典》这两部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重量级辞书,以及一部小型综合辞书《实用越汉-汉越词典》。

除了越南语辞书项目的推进,泰语辞书也在逐步展开。随着中泰关系稳步发展,广西教育社调查了泰语辞书的出版情况和市场需求状况,发现国内尚未有汉-泰对照的综合型辞书,而仅有的一本泰-汉词典由于年代久远,其内容难以满足读者需求。他们在努力争取到了裴晓睿、萧少云等泰语界泰斗级专家的合作意愿后,将泰语辞书列入了出版计划,后来成功出版了获得泰国诗琳通公主高度评价的《新汉泰词典》和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现代泰汉词典》。

“在塑造辞书产品线的过程中‘设计和规划’与‘调整和积累’并不是对立相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陈文华总结道。

辞书编辑的成长与坚守

编纂出版东南亚国家语言辞书离不开专业、踏实的编辑。语种的门槛对编辑的专业要求高,而如何能将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成功推进出版并实现传播,则要求了编辑能坐得住冷板凳。从2004年开启规划,到2011年第一部小语种辞书付梓出版,都离不开辞书编辑的努力与坚守。

在《新越汉词典》项目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国内大中型综合越汉双语辞书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极其缺乏可以参考借鉴的资料和做法,作者和编辑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度不知该如何下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社里请来了编纂过英语词典的资深专家和来自越南的词典专家,对作者和编辑进行培训,让大家学习和掌握双语辞书编纂的原则与方法,这才使得《新越汉词典》的编写工作能够顺利开启。而编辑与作者“融为一体、共同成长”,也成为广西教育出版社培育辞书人才资源的有效办法。

《新越汉词典》的编纂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时,由于大家经验未足,作者们的意见出现了一些分歧,致使编写工作陷入了困难重重、濒临停滞的状态。正为此焦心的孙梅,又在这时不幸因意外事故导致颈椎严重受伤,医生嘱咐需卧床疗养3个月。然而,为了使编纂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孙梅在病床上仍不断给作者们打电话,动员、劝说作者,协调作者之间的关系,为作者解决遇到的困难,布置各项工作,审阅作者交来的书稿,不断修改并提出意见建议等。她的顽强坚持、无私奉献也极大地感染了其他编辑,大家不惧挑战、不畏艰苦、不辞辛劳,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编纂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后《新越汉词典》成功出版并获得了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出版的首部综合型越汉双语词典,填补了市场空白。《新越汉词典》出版以来,畅销多年,数次重印,获得了使用者的一致好评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广西教育出版社辞书部的在岗编辑共有3人,孙梅则担纲特约策划和顾问,除此之外,还拥有一支强大的社外专家团队,他们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广播电视台、外事单位等机构,极大地充实了编纂出版辞书的力量。辞书部编辑朱滔表示,“我们还长期接收来自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外国语学院等高校相关语种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实习,他们的加入能帮助我们有效核查、核对相关资料。我们的编辑和顾问不仅深度参与书稿的编辑加工,还要进行项目管理。社内外力量协力合作,多管齐下,为打造精品辞书提供了保障”。

辞书出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十多年来,广西教育出版社专注深耕东南亚国家语言辞书领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把辞书产品线做大、做精、做强。他们在打造东南亚国家语言辞书系列的长期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作者资源和策划组稿经验,在编纂辞书的同时,也利用这些资源和经验,开拓辞书之外的相关产品线。陈文华表示,“目前社里开发了多个系列的语言学习类图书,包括东南亚国家语言口语丛书、口语教程系列、听力教程以及面向东南亚国家的对外汉语教程等”。近年来,东南亚相关题材的学术出版、主题出版及大众读物出版也纳入了广西教育出版社的重点工作范围。而打造这些图书收获的专家人脉和受众群体,又可以“反哺”辞书的编纂和出版工作。辞书、语言学习类图书、其他东南亚相关题材图书,纵横结合、相得益彰,构成了广西教育出版社的东盟领域出版宏图,提升了出版社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作为广西教育出版社的最具特色也最为重要的板块之一,历届社班子对“东南亚国家语言辞书系列”都极其重视并予以大力支持。在取得辞书出版资质后,广西教育出版社便成立了专门的辞书编辑部,在人员配置、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给予了充分支持。

目前已出版的东南亚国家语言辞书涵盖了越南语和泰语两个语种,老挝语和马来语则是列入近期计划的语种。《新汉泰词典》的增订版即将推出,同时,老挝语方面的辞书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马来语辞书项目也已经启动。至于其他的语种,还需要进行更多、更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再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划。

广西教育出版社社长石立民表示,“在广西教育出版社的‘十四五’规划中,东南亚国家语言辞书的出版工作依然被列为重头戏”。未来的辞书出版工作,仍然要依据市场需求、辞书出版现状和作者团队情况来开展。以此为原则,维护和修订已有品种,并努力开发新的品种,以丰富辞书产品线。另外,广西教育社未来在辞书的融合出版方面也将加大工作力度,力图开发出更多元、更现代、更符合当代读者使用习惯的数字化辞书产品。

“当今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已经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广西教育出版社将顺势而为、勇于担当,积极推动辞书事业健康发展,出版一批精品力作,回馈这个伟大的时代。”石立民如是说。

 

Read Previous

成为一名合格编辑的十条“军规”

Read Next

内容之“鱼”:创意无极限,开发无穷尽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