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懿、朱自强联合推荐的《兔之眼》,拯救“问题小孩”需要什么样的智慧?

近日,由“祖庆说”&“百班千人”联合研制的2024年学前及中小学生暑期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发布了,暑期共读活动有序展开。

双螺旋文化的《兔之眼》入选了五年级主题书单。7月12日,百班千人整本书阅读指导专业导师、山西语文名师宁慧敏老师在百班千人视频号带领孩子一起赏读了兔之眼,家长和孩子积极参与互动,反响良好。

一本老师、家长与孩子共读的心理养育书;与《窗边的小豆豆》并称为“日本儿童文学双璧”;畅销300万册,入选日本小学语文课本;平均每17个家庭就拥有1本

手撕活青蛙 咬同学养苍蝇,垃圾站工人的孩子是“坏小孩”吗?

小谷芙美是个刚大学毕业的年轻老师,她班上有个叫铁三的男孩,住在垃圾处理厂附近。

垃圾处理厂是一座接近半个世纪的建筑,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生活在附近的孩子们,衣着破烂肮脏,行为怪异,在学校里往往受到歧视。他们的父母,都是垃圾处理厂的临时工。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铁三性格慢慢变得自卑,敏感,攻击性极强。铁三不仅不爱说话,发起怒来还会咬人、打人,甚至手撕活青蛙。学习成绩也是一言难尽,不会算数、不会写字。

这可愁坏了小谷老师。为了走进铁三,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她努力尝试着用自己温柔的笑容去感染他,却只得到铁三冷冷的眼神。

铁三唯一信得过的朋友是“苍蝇”。他喜欢养苍蝇,研究起来特别专注。虽然小谷老师看到苍蝇就恶心反胃,但还是决定从他的这一特别的“爱好”入手。

在铁三的玻璃瓶里,苍蝇的种类繁多而迥异。她开始不断鼓励铁三饲养和观察苍蝇,并且作出相关的记录。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铁三慢慢地把老师当做自己的朋友。有一天,附近一家食品厂遇到了难题——出现很多苍蝇,影响了工厂正常的运作。不管用什么方法,总是驱赶不了。

食品厂听说当地学校有一个研究苍蝇的老师(其实是铁三,误传为小谷老师),想请她处理下。最后,小谷老师带着铁三一起来到了加工厂。

到了工厂,铁三凭借着自己养苍蝇的经验,一眼就认出加工厂内的苍蝇是家蝇。加工厂内出现大批家蝇肯定和臭味有关。果然,他们在附近的田间地头,发现了几堆臭烘烘的粪堆。

把粪堆处理掉,苍蝇就没有了。铁三成功地为食品加工厂解决了棘手的问题,被媒体采访报道,很快成了小名人。

 

《兔之眼》,直击教育的本质,发现孩子内在的成长力量

小谷和铁三的师生故事是日本作家灰谷健次郎处女作《兔之眼》的重要情节。《兔之眼》和《窗边的小豆豆》并称为“日本儿童文学双璧”,入选日本小学语文课本。这本书在日本畅销300万册,平均每17家庭就拥有1本,感动无数孩子和大人。

它是一本老师、家长与孩子共读的心理养育书。直击教育的本质,发现孩子内在的成长力量。疗愈不被理解的心,修复沟通的桥梁,重建爱的连接!

灰谷健次郎是日本儿童文学大师、诗人。生于日本兵库县神户市,大阪学艺大学(现国立大阪教育大学)毕业。曾担任小学教师及诗刊编辑。他写的《兔之眼》,笔触细腻、温柔,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他对孩子的爱与理解。平等的对视,发自内心的尊重,这是一个成人对孩童无条件的接纳。

但灰谷健次郎却谦逊地认为是孩子教会他成长,学会与他人共情,成为有同理心的人。正如他所说的:“我当了17年的老师,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孩子。我不知道原来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人生。 正因为活在痛苦的境遇中,才能对人有温柔的同理心。如果不是遇到那些孩子,我一定会成为傲慢的大人。所谓好人,就是痛他人之痛的人。”

 

理解孩子的不同,尊重和守护童心,老师、孩子、家长必读的心理养育佳作

铁三是众多“怪小孩”的一个缩影,他们行为反常,是因为家庭环境和生活背景的“反常”,为了不暴露自己脆弱的内心,只能用沉默或极端行为保护自己。如果没有人理解他们,反而戴着有色眼镜对待他们,只会让这些孩子深陷泥潭不得脱身。

幸运的是,铁三遇到了懂他的好老师。小谷老师耐着性子帮他洗澡,陪着他研究苍蝇,还为了垃圾站的孩子们收破烂,走上街头为垃圾站的人们振臂高呼……小谷老师的爱与陪伴,让铁三认为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些清晰的自我认知是变得自信、独立的动力。

除了铁三,《兔之眼》里还有其他孩子的成长故事让人感动不已。比如不懂得说话、不懂得吃饭、只会呵呵笑的智障儿美奈子。

小谷老师认为美奈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只要有了更多的关心和看护,她就能变得越来越好。小谷老师安排班里每天派两名学生轮流照顾美奈子,成为美奈子的专职值日生,这样就有了和朋友相处的机会。一方面,其他孩子在互帮互助中学会照顾理解他人,并有了责任心;另一方面,美奈子在友情的滋养下变得开朗活泼,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非同寻常,完成的作品被老师们夸赞为像艺术品一样。

读完《兔之眼》,我们会从中疗愈自己成长中的创伤,并把自己重新养育一遍,抱抱那个曾经也被他人误解、孤独成长的自己。同时,也会重新思考自己的教育观,带着爱与平等,审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重新确定教育的目标——以培养一个独立、自信、勇敢、有同理心与责任心的完整的人,作为教育者的重要责任!

 

儿童文学作家、日本儿童文学研究者彭懿倾情推荐:

今天的孩子,还能向我们大人敞开心门吗?如果不能,请跟喜欢哭鼻子的小谷老师去借一把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吧!《兔之眼》,绝对是一部日本儿童文学的传世经典。看完它,你会去童年记忆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小谷老师,会哭,会笑,更会记住书里那些充满了力量的黑白插图。

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语文教育专家朱自强推荐:

凝视学校教育的现场,思考教育的本质,发现孩子内在的成长力量,传达深刻的心灵感动,《兔之眼》是一本值得孩子们以及教师、家长热切关注的好书。

Read Previous

《建筑伦理学》:通过盖房子折射乡村伦理,引发中国式亲戚的关系思考

Read Next

至美的弹词曲艺,至真的少年梦想——儿童文学作家吴新星新作《珍珠塔》出版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