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的探索起步,到如今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浙江文艺出版社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文|张 可
业界有言:“中国网络文学实体出版,看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是网络文学重镇,也是中国第一个成立网络文学作家协会的省份,中国网络文学作家村就坐落于杭州。在网络文学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浙江文艺出版社(以下简称“浙文社”)的网络文学板块成绩斐然、亮点频现。从早期的探索起步,到如今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浙文社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发展历程:从萌芽到壮大
自2008年推出《迷宫蛛》开始,浙文社便开启了网络文学实体出版的征程,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作品,如《后宫·甄传》《芈月传》《沥川往事》《燕云台》《剑来》等。这些作品的成功出版,不仅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更为浙文社在网络文学领域积累了良好口碑,形成了品牌影响力。
凭借“网络文学精品+影视联动”的出版理念,浙版网文从一开始就获得了读者、业界的高度肯定。十多年来,浙文社打造出一条亿元级的产品线。截至2024年底,仅《剑来》系列就已推出7辑,累计发行超240万册,总码洋近2亿元,总产品数超60种。《剑来》系列2024年全年发货码洋近4000万元,成为与浙文社莫言作品系列并重的产品矩阵,是社里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多年来,浙文社秉持着对优质内容的追求,不断挖掘有潜力的网络文学作品,逐渐在网络文学出版市场占据一方天地。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专业的出版眼光,浙文社汇聚了一批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如烽火戏诸侯、天蚕土豆、蒋胜男等,为网络文学板块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版权支撑。
与此同时,浙文社还连续承办了四届网络文学界影响力较高的赛事——两岸青年网络文学大赛,并于2024年底成功启动第五届大赛。通过该品牌活动的打造,我们先后集聚了一批两岸网络文学作家,在网络文学出版、有声剧开发、影视改编、文创产品打造、新媒体矩阵建设等相关产业链储备了诸多资源。
重点图书策划:精品化与多元化
在网络文学重点图书策划方面,浙文社始终坚持精品化与多元化的策略。一方面,注重挖掘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精彩故事架构的作品。以《剑来》为例,这部作品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仙侠世界,其丰富的文化底蕴、精彩的人物塑造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了大量读者。我们在策划出版过程中,充分尊重原著的精神内核,通过精心的编辑加工和装帧设计,将作品的魅力最大化呈现给读者。
在《剑来》的编校过程中,编辑团队率先打磨升级网络连载版文本。由于首发于网络,这部小说分段多、章节规模参差,于是,编辑先将原有的1000多章进行章节合并,段落重新编排,重拟章节名及分册小标题,对原有文本进行分册处理。而面对数目繁多的书中人物、地名、门派、境界、精怪、兵器等,编辑团队经常互相交流,对情节描写前后对照,进行信息检索和纠错。通过出版千万字体量的《剑来》小说,编辑团队也积攒了大量的团队协作经验,为合力出版大体量的长篇网文作品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浙文社积极拓展网文题材类别,实现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仙侠、言情等热门题材外同样关注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推出了《他从暖风来》《北斗星辰》《欢迎来到麦乐村》《苍穹之盾》等立足当下、讴歌新时代中国人民拼搏奋斗和实践创造的作品。这些作品聚焦时代热点,为网络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浙文社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连续三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的出版单位。
2024年,浙文社启动了“网络文学名家名作工程”,陆续推出《斗破苍穹》(30册)、《凡人修仙传》(40册)、《回到明朝当王爷》(10册)等网文经典作品,进一步强化浙文社的浙版网文品牌。
内容与营销亮点:品质与创新并重
在内容方面,浙文社严格把控质量,建立了完善的选题论证制度和编辑审核流程。从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中筛选出具有出版价值的稿件,经过多轮编辑加工,确保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和可读性达到较高水平。同时,积极与作者沟通合作,为作者提供专业的创作指导和建议,助力作者提升作品质量。
在营销方面,浙文社积极创新,探索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借助抖音等新媒体渠道,开展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活动,扩大图书的宣传覆盖面。例如在《剑来》的营销过程中,通过与抖音知名博主“小瓜推书”“只有敬亭山”“拂水房房东”等合作,制作精彩的宣传短视频,吸引了大量读者关注,有效提升了图书及衍生产品的销量。
而浙文社的抖音官方账号在承接《剑来》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同时裂变新的垂类账号:浙江文艺出版社落魄山分社,让整个系列产品的发展呈现出“总量越来越大、社内份额越来越高”的双佳局面。至2024年底,社内账号销量占比已达到总量的50%以上,社自播账号真正成为达人账号矩阵的领头羊,由此社内获取的利润也大幅上升。《剑来》系列产品的销售目前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通路,让出版社从原本单纯的图书生产商,转变成多样IP产品的制造者,同时加强了对渠道和人群的掌控,减少了对传统渠道的依赖。
同时,浙文社还注重“出版+”融合模式,积极推动网文IP全链路运营。围绕热门网络文学作品,开展周边产品开发、影视改编等业务,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以《剑来》周边开发为例,陆续推出《剑来手账》、新年礼盒、新春福筒等文创产品,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铜”“王星记”“方回春堂”等品牌强强联合。其中,2024年版《剑来》手账实现20天预售超3万册,创造300万元码洋的佳绩。
困境与破局之路:汇聚资源、合作共进
在营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虽然为图书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传播的快速与海量使得图书营销信息容易被淹没,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吸引读者的关注成为难题。同时,网络文学营销的渠道和方式虽然不断创新,但效果评估和精准营销仍存在不足,营销成本不断上升,而营销效果充满不确定性。
此外,网络文学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还不够紧密,版权分割现象严重,导致在IP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影响了网络文学品牌的整体发展。
浙文社也在积极探索网络文学的破局之路。首先,在内容创作上,进一步加强与作者的深度合作,引导作者关注现实题材和传统文化题材的创作。鼓励作者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以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其次,强化产业链协同合作。积极与影视、游戏、动漫等行业的企业开展合作,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IP开发过程中,加强版权管理和统筹规划,确保各环节的顺利推进,打造完整的网络文学产业链生态。此外,注重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随着消费者对文化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文创产品市场潜力巨大,浙文社将充分挖掘网络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
最后,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网络文学的发展需要一支既懂出版又懂网络文学市场的专业团队。我们将加大对编辑、营销等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具有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运营经验的人才,为网络文学品牌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坚信,通过不断地创新与合作,坚持精品化、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加强内容创作、营销推广和产业链协同,一定能够突破困境,打造具有更强影响力的网络文学品牌,为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单位为浙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