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给你最好的亲子沟通

文|丛 虫

亲子教育里流行一个词叫“磨耳朵”,换个说法是“浸润式教育”,做法很简单,把孩子丢在一个纯粹英文或者纯粹古文、古诗词朗诵的语言环境里,靠着无孔不入的读,让孩子潜移默化记住这些英文或者古文,先记住再说,懂不懂以后再讲。

这样的记忆是没有根基的无意识记忆,孩子们用了心,就记得快也忘得快,不用心,恶果更明显,等以后孩子面对大人的讲解,他们容易走神,因为他们习惯了周围总有个人说话,而说的话事不关己,自动忽略,自己玩自己的就是了。

古文要有七分背,三分讲,这三分讲是关键,如果忙于工作的父母花了大把的钱,给孩子天天机械重复古诗词,却没有讲解,或者只是让孩子听从播放器中传出来的人声,那真正的亲子沟通就被粗糙化了,也别想很容易就得到好的效果。

花点时间给孩子读诗、讲诗,是最好的美学教育,也是最好的亲子沟通,也是对大人的第二次教育,很多古诗是等到我们有了一定的年纪和阅历之后再读,味道才出来。经历了很多次毕业,分离,我们才能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惆怅不舍,亲眼看到了父母的衰老,陪他们看病,送他们走,才会知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说得多么痛切。

有些人觉得自己没有时间,或者没有知识储备,那么看看《讲给孩子的唐宋诗》,跟孩子一起用这本书完成亲子阅读,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本书的定位很明确,选材是唐宋诗,有大众耳熟能详的,也有作者私人的趣味推荐,这些诗是讲给孩子的,所以视角就是强调古诗建立起的互动和沟通,大人读给孩子听,往往能引申出不少自己的领悟,也可以听听孩子天马行空的见解。

另外,这本书的分类很见功底,“四季和时节”讲时间,“花鸟和路上的风景”讲自然,“眷念亲友”讲情感,“一个人的心事”讲的是独处。归根到底,这也是我们一生要处理的几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时间,人与其他人,人与自己。复杂的哲学道理,归纳起来却很简单,如果只是这么灌输给孩子,未免干瘪无味,但是有古诗作为桥梁,“清明时节雨纷纷”说时令,“春眠不觉晓”说季节,这就直观得多也优美得多。

诗言志,诗说出的是琐碎生活里那没有被发现出来的美和意义,在诗歌的熏陶和陪伴下,让孩子更能理解生活中的细小的瞬间,让他们敏感的心有审美的初识,这样的成长,不是每天逼迫他们背下三字经、弟子规就能代替的。

要为孩子花钱,我相信所有的家长都责无旁贷,也绝不痛惜,但要为孩子花时间,可能至少有一半家长借口工作太忙,直接把孩子扔进了某个国学班、培训班里。其实,教育是春风化雨,在于每天用好点滴时间。像《讲给孩子的唐宋诗》的作者,也是借着开车接送孩子这样零碎的时间进行亲子阅读,为孩子讲了很多诗,背了很多诗,让孩子出口成诵成为了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将来孩子面对课本和卷面时,那就不是简单生硬的文字,而是从小陪伴他的故事和跟妈妈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这样的水到渠成的学习,一定事半功倍。

放下手机,拿起书,每天花个一二十分钟,读点诗给孩子,也给自己,让古诗带给我们全新的感受,这些时光筛选出来的文字,仍然有着丰沛的营养,可以让无数心灵受益。

Read Previous

跌宕起伏的生物医药创业实录

Read Next

儿歌教育呈现生活最美好的一面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