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崛起的启示之光

文 | 周敬芝   王 岚

《昆山景象》是由著名作家何建明最新创作的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长篇报告文学精品力作。它如同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向读者徐徐展开昆山这座城市从平凡走向卓越的传奇故事,呈现了昆山的发展历程、经济成就、人文魅力和精神内涵。“画卷”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产业崛起:创新与拼搏的华丽乐章

书中描绘了昆山产业发展的波澜壮阔。从“立臻精密智造”项目见证昆山速度,其背后的“昆如意”营商服务系统尽显政府高效服务,“马上办”“包满意”成为昆山吸引企业的金字招牌。昆山在元宇宙产业的开拓,体现出决策者对前沿科技的敏锐洞察和果敢行动,即使没有核心高科技人群聚集,仍凭借高比例人才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县级市中脱颖而出。而咖啡产业的崛起更是一个奇迹,从无到有,成为“国际咖啡产业之都”,这背后是昆山利用资源、延伸产业链的智慧与责任感,彰显了“昆山模式”的魅力。与清华的合作则是昆山走向经济巅峰的重要战略,从支持研究成果转化到众多清华校友创业,体现了昆山人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与运用,展现了昆山发展的高瞻远瞩。

 

园区建设:探索与创新的发展之路

昆山的园区发展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从早期“自费开发区”的成立到一系列园区的发展,昆山领导和人民展现出了锐意革新的精神。“昆山之路”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以创新为动力,克服重重矛盾。昆山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让别人得好处”吸引了大量企业和人才。花桥模式成为独特亮点,利用区位优势成为“江苏国际商务中心”,其开拓和奉献精神为昆山发展添彩。“四区八镇”的经济架构如“四梁八柱”般稳固,各个镇发挥特色,形成合力,园区发展呈现出如交响曲般的壮丽景象,成为“昆山之精美乐章”。

 

台商发展:开放与包容的和谐画卷

昆山在发展中对台商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诚意。从20世纪90年代接纳台商开始,以顺昌公司为开端,开启了台资企业的繁荣发展。昆山人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以真情实意做到“亲商、安商、富商”。无论是吴礼淦因18只螃蟹选择昆山,还是众多台商因昆山的热情、效率和诚信而落地生根,都体现了昆山的魅力。昆山将服务意识融入对台商的关怀中,真正实现了“两岸一家亲”,让台商在昆山找到归属感,扎根祖国大陆。

 

企业传奇:昆山精神的生动诠释

昆山的企业故事是昆山精神的最好例证。通力集团与昆山的合作创造了“中国制造”的巅峰,昆山人对“高”的追求,将通力电梯打造成行业典范,体现了追求卓越的精神。沪光公司从一根线做起,成长为世界龙头企业,感恩于昆山的创业环境,展现出昆山是创业者的天堂。“好孩子”从校办厂发展成为世界顶流,遵循着“我吃亏一点,你多赚一点”的法则,体现了昆山人在商业交往中的智慧与胸怀。科森公司从不起眼的铆钉做到全球第一,展现出昆山人的勤劳、坚韧等本色。这些企业故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昆山经济发展的璀璨画卷。

 

昆山精神:发展背后的灵魂支柱

昆山发展的根本在于其独特的精神。昆山人敢闯敢拼、自强不息,“昆山有玉,玉在其人”,这种精神推动“昆山之路”越走越宽。昆山人在发展中不仅有实干苦干的特点,更有蕴含智慧的意识,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抉择,解决发展难题。“昆山之路”还是一条“温暖之路”,让百姓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获得感,从“外卖诗人”到普通市民都能享受发展成果。昆山专注于自身发展,为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其成功真谛可以概括为“目标—路径—发力”,这种精神和实践让昆山成为令人敬仰的“巍峨昆仑”,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了榜样。

何建明先生对此类重大题材的驾驭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游刃有余、炉火纯青的地步。该书既秉承了他一贯的创作特色和语言风格,同时又进一步创新与升华,与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备以下艺术特色:

一是宏大叙事与微观刻画相结合。

1.宏大叙事展现整体风貌。从宏观角度对昆山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阐述。例如书中详细描述了昆山各个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经济贡献以及对整个城市经济格局的影响,呈现出昆山作为中国县域经济强市的宏观景象,让读者对昆山的整体发展有清晰的认识。

2.微观刻画凸显人物精神。在宏大叙事的同时,也注重对个体人物和具体事件的微观刻画。通过讲述昆山的领导干部、企业家、普通劳动者等不同人物的故事和经历,展现出昆山人敢闯敢拼、勇于创新、勤劳坚韧的精神品质。比如讲述台商在昆山的发展经历,以及昆山干部为台商服务的细节等,这些微观故事使读者更能深入理解昆山发展背后的人物力量和精神内涵。

二是多视角呈现的丰富层次。

1.历史视角的深度追溯。从昆山的发展历史入手,梳理了昆山从一个普通县城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强市的历程。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举措、事件的回顾,揭示了昆山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内在逻辑,让读者了解到昆山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探索。例如书中对昆山“自费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的叙述,让读者看到了昆山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2.现实视角的生动描绘。立足当下,对昆山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城市的建设、产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等方面。通过大量的实地采访和数据支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昆山的现实活力和发展成就。比如对昆山元宇宙产业、咖啡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到昆山在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

3.未来视角的前瞻性展望。在描述昆山的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还对昆山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通过对昆山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分析,让读者对昆山的未来充满期待,也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是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形象生动的比喻。书中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现象变得更加具体可感。例如将昆山的两大开发区比作“黄钟大吕”“昆曲”,将昆山的各个园区形成的合力比作“一部恢宏的交响曲”,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地展现了昆山的产业发展特色和园区建设的成就,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富有激情的叙述。语言表达富有激情,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作者在描述昆山的发展成就和昆山人的精神品质时,使用了充满感情色彩的词语和语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昆山的赞美和钦佩之情,也使读者更容易被书中的内容吸引和打动。

总之,《昆山景象》是一部深度挖掘昆山发展内涵的佳作,它不仅让读者了解昆山的发展成就,更传递出昆山在经济、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精神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现实样本,值得每一位关心城市发展和区域建设的人深入研读。■

(本文作者单位为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Read Previous

敏锐性·执行力·使命感

Read Next

想你的风吹过周原,吹进思乡人的心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