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作家林森短篇小说集《书空录》的分享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江苏书展精品馆举行。该书作者林森、批评家何平来到现场,与观众共话《书空录》的故事。
小说集《书空录》收录了林森《虚构之敌》《书空录》《我们都在群里沉默不语》《诗人》《往东直走是灵山镇》等新作。在“零死亡”的智能时代坚持“好好做人,体面地死”的说书人,创办《0》杂志以抹除作者记忆的编辑,操纵公众号收割流量红利却被反噬的“虚构之敌”,习惯在聊天群里沉默不语、只能于生活的缝隙中捕捉倏然灵感的诗人……80后代表作家林森的这本全新短篇小说集,既是奇幻之旅,也是现实慰藉。
短篇小说更适合反映当下
相对于长篇小说而言,短篇小说有一定的特殊性,即能够及时地、迅速地反映个人生活与时代浪潮的转变,能够体现作者对于当下的反思,甚至可以很好地承接作者某一瞬间的想法。何平老师结合中国短篇小说文学的传统,指出了这一文体的特殊之处。林森对此也很赞同。在他看来,长篇小说需要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历史感,而短篇小说可以仅仅起源于一个触动作者的点,二者处理的题材不同,短篇更适合反映当下。《书空录》中短篇小说的写作初衷,其实就是记录和反映过去三年人们的生活,以及人们在这种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困惑、纠结、迷茫。在书展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现场,许多观众都摘下了口罩,曾经“熙熙攘攘”这个词失去对应使用场景的日子,如今已经显得有些遥远和陌生,而《书空录》以小说为形式的记录也显得更加珍贵。
在《书空录》中有一篇叫作《骤停时刻》,讲的是在突然停电的短暂间隙,两个手机没电的陌生人相遇的故事。在这样的骤停时刻,两个人摆脱了社会加诸他的角色,从彼此那里得到片刻的抚慰。在何平看来,这种骤停当然不仅是电力的骤停,读者可以将其引申到其他的、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更重要的是,恰恰是在这种日常被打断,不再按照一贯的节奏前进的骤停时刻,人往往能够收获值得回味的美好记忆。
除了《骤停时刻》,《虚构之敌》也是何平老师很感兴趣的一篇。《虚构之敌》讲述的是一个在互联网时代操纵流量的人最后被自己的“聪明”反噬的故事。林森写完这一篇后,还有些怀疑是否写得过了头,但一位做营销宣传的朋友却向他表达了自己的强烈共鸣,这才让林森得以相信自己的确触及了互联网时代的某种特质。如何在推荐算法铺天盖地、信息浪潮此起彼伏的时代,找到自己的主体性,找到自我?这正是《虚构之敌》想要探讨的。
也许乍看之下,《虚构之敌》像一篇揭露黑幕的小说,但何平老师看到了在这个表象之外更多的意味。关注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揭露伤害、侮辱别人的恶人,这的确是一种创作传统,但是林森的《虚构之敌》中,所谓的恶人最后也尝到了被侮辱被损害的滋味。这正是这篇小说的反思性所在。“一个优秀的,或者有审美追求的作家,绝对不会仅仅满足于揭示黑幕,这个工作是调查记者的事情,而作家要做的,是在调查记者停步的地方,再往前更进一步。”
既是编辑,又是作家
“80后”青年作家林森,除了作家身份,他的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扎根于海南的、国内久负盛名的文学杂志《天涯》的主编。正是这种双重身份,才促成了《书空录》这一短篇小说的诞生。而何平除了教师、批评家的身份,也长期做文学编辑的工作。两位编辑都遇到过《书空录》里那种对于文学十分狂热,对于自己的创作却没有正确判断的来稿者。林森甚至遇到过那种扬言不发表就要拿斧子砍人的极端分子。当然,更多的还是投诉、举报这种较为温和、但依然令人十分头疼的报复方式。
比这些报复更难熬的,是一个编辑的自我怀疑。做编辑做久了,经手了百万千万的文字之后,人就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改变了世道人心,和那些字词、标点符号的较劲是否真的有意义。林森坦言自己也曾感到这样的虚无,就像《书空录》这本书封面上那个大大的“0”一样。但“可能在某个时候,有个人在一个下雨的傍晚,在这窗边翻读这本书的时候,内心会产生一点点的触动”,仍会让林森觉得“值得”。除了这种编辑的自我怀疑,何平认为,《书空录》可贵的还有另外一点,即关注到了被编辑剔除的、抛弃的那些内容,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活动中,林森和何平还谈到了如何在虚构的小说中运用众所周知的信息,比如《去听他的演唱会》就将张学友这位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星和主人公个人的经历对接了起来。何平认为,写一个好的短篇小说的第一步就是从我们的身边人身边事起跳,至于到最后能跳得多高、跳跃的动作美不美,要看每个小说家的造化。林森认为,公共和四人之间存在着隐秘的连接通道,而作家要做的就是去找到这些微妙的、触动人心的通道。
不久的将来,译林出版社将带来林森的另一本书《唯水年轻》。在见证了《书空录》这本短篇小说集的巧思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唯水年轻》会为我们打开更加丰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