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 飞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培养能担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任务。《老街书楼》的问世,不仅是对我们儿童文学界的一份重要贡献,更是对全民阅读活动的有力推动。我想从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主题表达新颖。《老街书楼》整部小说,向我们呈现了阅读如何改变一群顽皮少年的生活轨迹,如何影响他们的人生选择。少年们最初以“打仗”游戏为乐,但当图书意外走进他们的生活,他们便发现了书中那无限精彩的世界。当一个人年少时接触了大量的文学经典时,这些书不仅会增加他的知识储备,更会在精神层面给予他无尽的启迪与力量。
老街的这座红色小书楼,是一座象牙塔,是一座灯塔,曾经有一群孩子,在那里寻觅知识的宝藏,如饥似渴地阅读。他们中间,走出了中国国防科学家、通信专家、画家、作家、企业家……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同时努力反哺社会。在这部书里,徐贵祥还探讨了很多由阅读引发的主题,比如“振兴乡村首先要振兴乡村文化” “知识就是力量,而非学历就是力量” “创业不必去远方,真才实学报家乡”等。
这些感悟来自徐贵祥的亲身体会,正如他所说,“感谢我的红楼和红楼一角,给了我阳光明媚的创作底色”。他用自己,向大家证明“阅读改变人生,知识就是力量”,是真真切切的真理。他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凝聚力和文学的吸引力,及其在塑造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阅读、关于文化传承的生动教材。
我们需要更多像徐贵祥先生这样的作家,用自己的笔触去唤醒孩子们对阅读和文化的热爱,去引领他们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曲折情节引人入胜。和《琴声飞过旷野》里硝烟弥漫的惊心动魄不同,《老街书楼》中是润物细无声的细腻和波澜不惊的百转千回。徐贵祥说,“你记住了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从作品里我们看到,徐贵祥记住的是人性的美好,是童年的诗意,是师长的关怀,是伙伴的友爱……因此,这部小说呈现的感觉是阳光明媚、充满正能量的。整部作品情节紧密相连,人物命运一波三折,语言犀利而又不失风趣幽默,展现出作者扎实且纯粹的文学底蕴,让人读罢第一章,就必定会一读到底,欲罢不能。
人物群像细腻刻画。徐贵祥先生特别擅长塑造人物群像,在《琴声飞过旷野》中,他生动描绘了一群在战争中蜕变成熟的少年,也刻画了多位红军干部和普通百姓,将他们的奋斗与抗争表现得细致入微。在《老街书楼》中,他同样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活泼、聪明、充满朝气、对书籍无比渴求的乡村少年,一位位扎根基层为民办实事、为教书育人奉献一生的成年人。
故事中,主角们因为年少时阅读了大量的文学经典,所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有的投身国防科研事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的选择留在家乡教学,反哺家乡,为基层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从而切实助力乡村振兴。这些选择都体现了阅读对他们成长的深远影响,使他们能够积极实现人生的意义。而这一路上,陶大伯、启老师等成年人,始终在默默为他们保驾护航。
乔主任、启老师、张枫林、戈德福……这些个性鲜明的角色让我们看到他们都为自己坚守的理想而不懈努力,摸索各种路径去实现,但凡努力,一定不会空手而归,总会实现理想的一角,当每个人都实现一角时,积少成多,就会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徐贵祥先生的这部作品无疑为儿童文学界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同时,我也希望每一位在座的朋友,都能够从《老街书楼》中得到启示,通过不同方式的努力,让更多孩子认识到阅读的力量和价值,为推进全民阅读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作者为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