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行集团徐威:实体书店仍大有可为

2021年,书业总体保持在相对平稳运行的状态。这一年,因疫情而遭遇新世纪以来首个负增长的图书市场开始出现小幅回升,虽然整个图书零售市场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依然让从业者对后疫情时代图书行业的回暖充满信心。

也正是在充满变量的时代,对于实体书店而言,“稳住”基本盘更加不易。过去一年里,实体书店在历史的偶然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下曲折前进,当艰难维持的平衡开始出现隙罅,作为传统渠道代表的实体书店,终究需要思考如何才能不被“后浪”拍在沙滩上,如何稳固甚至重拾自己的“江湖地位”,如何通过不断地变革寻求生存和发展之路?

2021年实体书店活得还好吗?新的一年实体书店如何找到可以持续发展的“莫比乌斯环”?《出版人》杂志采访了近20家不同类型的书店。

本文为实体书店高端访谈系列,受访者为北京发行集团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徐威

《出版人》:2021年实体书店整体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探索和创新?

徐威:北京发行集团实体书店销售较2020年有较大幅度提升。主题图书发行拉动了图书主业的整体销售。从门店客流情况看,2021年各大书城客流缓慢恢复,店内图书和非书销售都与疫情前还有一定差距,非书业态占总收入比重较疫情前有所下降。图书和非书销售占比为8:2,与往年基本持平。

一年来,北京发行集团在图书主业创新和融合发展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比如,直播售书、社群营销、策展活动、阅读活动包等新的营销模式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集团推行了店长负责制,赋予店长灵活充分的经营自主权、选人用人权、工资奖金分配权,明确店长关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考核要求,强化业绩导向,实现多劳多得,全面激发调动店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释放经营活力。在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方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集团克服重重困难,为首都读者打造了诸多优质的全民阅读活动。春节期间,集团推出“书香‘悦’京城 新春不打烊”系列主题文化读书活动,所属4大书城和6家中型书店在春节假期期间实行24小时营业,其他新华书店也延长了营业时间,让在京过年的读者在这个特殊的文化年里感受到浓浓的“书香味儿”。2021年全年,集团实体书店累计开展公益类阅读活动近千场,已经达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出版人》:这两年针对实体店面采取了哪些策略,成效如何?

徐威:近年来,集团全面推进实体书店转型升级工作。

一方面,着力推动大型书城转型升级工作,北京图书大厦于2019年完成了外立面的升级改造,大厦二期项目也已基本完工;王府井外文书店整体升级工作已进入设计环节,预计2022年内将正式开工。

另一方面,中小书店升级改造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秉承“一店一品”思路,先后完成了建工书店、天坛南门书店、香山书店、永安里书店、中国书店燕翅楼店等门店的改造升级工作。

北京发行集团香山新华书店

同时,集团加速网点布局力度,自2017年以来,已新增各类发行网点和阅读空间40余处,全面提升了集团在北京地区的网点覆盖范围。如中国书店燕翅楼店、市委、市政府办公区书店、抗战馆书店、香山革命纪念馆红色主题书店、航天城书店等都是定位鲜明、主题特色明显的新型书店。

2021年,集团积极推动书店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先后在城市副中心绿心公园开设了公园书店、在万泉河社区开设了新华驿站社区书店,在军民融合园开设了四季书房园区书店,在回龙观云智之心开设了园区书店,2021年末,在E9创新科技园还将开设一家园区书店。

集团还采取了多种举措,以进一步提升实体书店在全民阅读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继王府井书店开设东城区图书馆分馆后,集团又在北京图书大厦推出“绘本馆”童书借阅服务项目,在部分门店增设了学习空间,在和平里社区开设了新华书店“朝闻自习室”,在北京图书大厦三层西厅开设了共享书房等等,进一步提升了实体书店的文化服务能力。

2020和2021年是两个五年规划的过渡时期,集团针对实体书店发展也做了相应的规划布局,在《北京发行集团“十四五”时期发展战略和规划》中有充分展现。同时,集团也制定了《实体书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集团实体书店建设的未来三年明确了目标,相信首都人民很快就能看到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外文书店这些老字号品牌书店发生的巨大变化。

《出版人》:2021年有哪些门店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相比升级前整体发展情况如何?2022年有哪些新开、重装计划的店面?新开书店主要集中在哪几个子品牌,有什么特色?

徐威:2021年,集团对新华书店中小门店进行了墙面翻新、店招更换、添置阅读设备等一系列的店面形象提升工作,包括对20家中小门店墙面刷新,对8家中小门店店招更换或店招翻新,对9家中小门店配备了阅读桌椅,改善中小门店阅读环境,提升了“新华书店”的品牌形象,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建党100周年。

北京发行集团劲松东口新华书店

同时,如前所述,2022年开始,集团将推进落实《实体书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积极拓展网点布局,构建嵌入式阅读服务体系的同时,扎实推进实体书店升级,打造实体书店“北京模式”,促进新的生活方式。书店品牌方面,集团将重塑品牌形象:焕新老字号书店,构建品牌矩阵,重塑北京市新华书店、北京市外文书店、中国书店、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等书店的品牌,既秉承这些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的优良传统,巩固深入人心的形象,又赋予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内涵。同时,还将创建全新的国有书店品牌,重点是主题书店、社区书店、校园书店、军营书店品牌,形成定位清晰、新老结合、内容互补的品牌矩阵。同时,不断扩大服务外延,由书店品牌逐步向活动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拓展,让品牌影响力渗透到各阶层、各领域、各群体。

《出版人》:您对实体书店的整体发展情况有何判断?您认为实体书店还有机会做大蛋糕吗?

徐威: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对我国经济和各行业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实体经济受到冲击更大,大部分实体书店客流和销售呈现断崖式下滑。可以说,疫情冲击成为制约书店业发展的最突出、最主要的矛盾。但与此同时,受疫情影响人们生活习惯和购买习惯也发生了深刻变化。2021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趋势,虽然国家整体经济持续复苏,但各行业恢复程度参差不齐。从实体书店业恢复情况看,还是比较缓慢的。2021年以来,疫情几次多点散发,都对实体书店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再加上网络渠道图书折扣持续下降、阅读向线上的迁移等多种外部因素叠加,传统实体书店生存仍然非常艰难。

实体书店目前危中有机。不利因素:一是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二是读者购买习惯的变化;三是缺乏复合型人才。实体书店现有人才多是图书领域的行家里手,缺乏懂文化、懂市场、懂技术、善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有利因素: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精神文化层面愈加凸显,这是需求基础;二是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实体书店建设。实体书店仍大有可为,但方向不应局限于图书销售,而在于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多元融合发展,打造阅读服务和文化服务平台,引领和促进新的生活方式。

《出版人》:在当下的环境及市场格局中,对于国有书店来说,如何理解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徐威:首先,对国有书店来说,坚守宣传文化主阵地,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第一原则。

其次,实体书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不是对立的。实体书店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定是双效统一的。近几年来,实体书店经过几年的“逆势增长”,书店业态仿佛又回到了鼎盛时期,各路产业和资本纷纷涌入这个行业。但另一方面,关店数量也创新高,运营逻辑不清晰,盈利模式不明确,导致疫情一来,谁在裸泳,一目了然。所以说,就书店运营而言,无论民营书店还是国有书店,不解决双效统一的问题是难以为继的。

因此,实体书店特别是国有书店,要以此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去寻求转型发展之路。具体来说:一是强化用户思维。彻底改变经营者思维,由经营图书向经营用户转变,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用户可识别、可洞察、可触达、可运营、可服务;二是创新运营模式。以图书为核心融合多元业态,逐步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空间运营模式、活动策展模式、IP运营模式、社群运营模式和数据运营模式等多种盈利模式;三是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生态融合、场景融合、数据融合和价值融合,重构出版发行产业生态链,以促进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为基点构建全新的文化服务生态圈;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实体书店未来发展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年轻人才、知识型人才和专业化人才,搭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

感谢战略合作伙伴北京开卷的支持

Read Previous

当当发布2021阅读报告:“双减”解救亲子关系

Read Next

甘肃新华张晓东:实体书店要从“书商”向消费服务提供商升级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