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晚,“追梦人的四十年——《时代造就了李书福》新书发布会”在北京SKP RENDEZ-VOUS举行,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致辞。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新兴产业研究室主任渠慎宁,西京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赵建,作者、小说家陆涛,共同讲述中国企业家精神和追梦人的故事。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洪勇刚,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孔令燕参加本次发布会。
《时代造就了李书福》今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以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的著名企业家李书福的创业故事为主线,记录了中国民营汽车企业的发展历程,呈现了企业家在时代中的成长。
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
在市场众多写李书福的书中,这是最特别的一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说,人文社很少出企业家传记和偏社科的管理类图书,《时代造就了李书福》作者陆涛是小说家,还是李书福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可以说是当代作家中最了解李书福的人。阅读本书可以看出,陆涛是从作家和朋友的视角去写,很多细节如果不是老朋友,是根本没法写出来的。他发挥了小说家的叙事强项,对李书福性格的描摹很细,语言鲜活,可读性非常强。所以《时代造就了李书福》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家传记,在市场众多写李书福的书中,这是最特别的一本,是最文学也有最深切体会的一本。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
小说性很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认为,这本企业家传记有很强的小说性,不但故事好,语言、叙事、结构都有点像小说。作者是把李书福当成自己笔下的人物,而不是现实中的巨大存在来写,所以书中的李书福既是现实中的企业家,又像是小说人物,有很强的梦幻感。
从文学史看,把这样的题材放到当代改革文学、工业文学里,也是说得通的。不过,李书福很难定义他是乡土人物还是工人。他是从乡土长出来的,但他的梦想又跟我国工业和新兴产业结合。作品写了一个中国底层的,或者说没有特殊背景的人,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能够放飞梦想,从不切实际的梦想家到梦想一个个实现的过程。通过人物的成长,作者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别是他的家国情怀、他的世界眼光和未来视野。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
刻画人物性格,写人的心路历程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说,这本传记刻画了一个爱幻想、敢试错、有韧性,始终不满足、不停步、不懈怠的企业家形象,他的性格中,爱国主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这三点给人印象深刻。
虽说是传记文学,写法上却不是按照线性的平铺直叙,而是既有纵向的进展,又有横向的对人物精神和性格的提炼。作者从工业制造、业务发展、市场开拓这些角度,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人物关系和细节来写。写夫妻家庭生活把握得也很好,对李书福的妻子王俪俪着墨不多,但王俪俪的性格给人印象深刻。从李书福与父母或爱人的互动片段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很有情怀、有文艺范、人文精神很强的企业家。总之,作者不是把作品写成企业管理、员工培训,而是在刻画人物性格,写人的心路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新兴产业研究室主任渠慎宁
为什么说“时代造就了李书福”?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渠慎宁分析,为什么说“时代造就了李书福”?李书福早年赶上了改革开放,创办了摩托车、汽车企业,但真正赋予李书福企业飞速成长的其实是新时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长跟国家政策、时代发展是分不开的。吉利汽车的壮大得益于十八大以后国家在汽车行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人们读企业家传记,是想从传主的经历总结经验,得到启发。李书福有种果敢的精神,他的每一个决定貌似都很果断、很随意、很大胆,但实际上背后有严密的商业逻辑支撑。收购沃尔沃,发展甲醇汽车,收购魅族手机,发射吉利卫星,都有其商业逻辑。阅读本书,李书福的经验总的来说有三点:一、他所有的商业行为都聚焦主业,深耕实体经济;二、他有居安思危、超前布局的考虑;三、他有国际视野。李书福是我国最早进行汽车跨国并购的企业家,超前布局的思维和国际视野是支撑他的企业不断成长的重要的经验。
西京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赵建
解码企业家精神
西京金融研究院院长赵建强调,现在给企业估值的时候,越来越重视创始人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说到底就是凯恩斯说的动物精神。人不能太理性,像李书福,很多人说他是“汽车疯子”,他的冒险,他孜孜以求的坚持,包括各种各样的创新,都令人惊叹。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李书福身上的企业家精神有四点:第一是韧性,他心中有梦想,就锲而不舍。企业家精神第一是永远坚持,也即韧性,企业家的韧性就是中国经济的韧性。第二是亮剑精神,他收购沃尔沃,能够站在世界面前亮剑,有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第三是敢于试错,比如发射卫星。其实创新也是试错的过程。第四,长期主义。他一直坚持中国的制造业,坚持做汽车产业,而且还成立吉利大学培养专门的汽车人才。总的来说,这本书让大家更加有颗粒度地去观察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的独特的企业家精神。
作者、小说家陆涛
他给我们的启示是出身不决定命运
作者陆涛说,写这本书不是为李书福树碑立传,而是写人,写人的成长、人的命运。实际上,没有人可以写出一个完整的李书福,从某种意义上说,李书福是无法被叙述的。他正面是企业家,一转身就是诗人,非常浪漫,像大男孩,很率真,很真情。
陆涛认为,很多写李书福的书都是写李书福造汽车,而这本书要展现的是李书福鲜为人知的一面,一个时代造就的传奇。在当代中国企业家中,李书福必将有自己的历史地位。李书福的出身没有优势,他总是狂飙着奔向梦想天空,没人知道李书福的“梦想天空”有多大,他给我们的启示是出身不决定命运,成功是抓住机会,要把想做的事做到一种境界。所以,对于不关心造汽车,或者不关心李书福和吉利汽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也是值得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