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深化医学教育合作论坛在京召开

11月1日,中国—中亚深化医学教育合作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新疆医科大学承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吴振斗,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冯云生、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医科大学校长贾苏尔•阿利姆扎诺维奇•里扎耶夫(Jasur Alimdzhanovich Rizaev)出席论坛并致辞。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超,新疆医科大学校长阿吉艾克拜尔•艾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停,以及来自中亚五国多所医学院校的校长、专家、教授进行主旨发言,开展学术交流。随后举行了“中国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丛书”新书发布会。这套书的出版,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加强医学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推动更多的中医传统图书走出国门。中外方近100位代表参会。论坛致辞环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谭方正主持,交流环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龙杰主持。

刘利民在致辞中向参加本次论坛的海内外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深化医学教育合作不仅是提升国民健康福祉的必由之路,也是增进民心相通、巩固民间友好的有效途径。面向未来,深化医学教育合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为医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打破物理边界,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三是加大对青年医学生的培养力度;四是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吴振斗在致辞中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药教育方面、在推动中医药对外传播方面所做的工作。他指出,要推动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各国传统医学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要坚持做好三点工作。一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不断提高传统医学教育质量。二是互学互鉴,交流共享,培养传统医学领域的一代代新人。三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积极参与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冯云生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在教材出版、期刊建设、数字应用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他指出,高教社出版“中国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丛书”是深化中国—中亚产学研合作、加强各方医学教育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希望以此项目为契机,在三方面与中亚各国深化合作,为医学教育贡献更多教育出版力量。一是携手推动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二是携手推动期刊集群高标准建设。三是携手推动数字教育高水平应用。

里扎耶夫在致辞中感谢主办方组织了此次重要的论坛。他指出,乌兹别克斯坦高度重视高等医学教育,把它放到了一个优先的战略位置。撒马尔罕国立医科大学与新疆医科大学等中国高校正在逐步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落实新的合作项目。希望合作能够不断地得到加强和巩固,取得更多的丰硕成果。

刘超在主旨发言中指出,高教社秉承开放、合作、共赢原则,以国际化、数字化为抓手,积极推动教育和出版对外交流互鉴。一方面,坚持守正创新,用好国内外优质版权资源,做好引进与输出双向互动,打造教育出版国际合作新范式。另一方面,深化融合发展,夯实数字化基座,加强人工智能赋能,推动在线教育平台和数字资源“走出去”,开辟教育服务国际合作新赛道。特别是在医学教育和出版领域,高教社长期坚持深耕精做,打造了贯穿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全层次、立体化教材体系和数字资源体系,高标准建设医学期刊集群,期待未来与中亚医学教育界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探索为中亚各国量身定制符合当地需求的医学教育方案,贡献医学教育领域的中国智慧,为增进人类健康福祉而努力。

本次会议中外教育专家、学者就中国—中亚医学教育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在丝路精神的指引下,共同开创了医学教育合作的新篇章,推动了构建中国—中亚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国国际教育年会至今已举办25届,高等教育出版社参加本次年会,并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10月31日,高教社还组织交流座谈会,与新疆医科大学和中亚五国大学校长、教育专家共同围绕中国—中亚医学教育领域合作出版事宜进行探讨磋商。

Read Previous

书中世界,笔下生花:曹文轩做客国家图书馆“文津少儿讲坛”

Read Next

畅聊魔法世界中的神奇动物,“哈利·波特读书日”活动成功举办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