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晓堂:古籍拍卖20年

谁说书本不值钱?在古籍拍卖的执牛耳者——拓晓堂先生20余年的拍卖生涯中,经历了多次古籍价值飞升的辉煌时刻,且看其拍卖生涯最精彩的故事。

记者|朱 妮

古代藏书史上,有两部书被誉为“无上神品”——南宋廖莹中世彩堂所刻的韩愈《昌黎先生集》与柳宗元的《柳河东集》。此书字体隽秀,精雅绝伦。“相传刊书时用墨皆杂泥金香麝为之。此本为当时初印,纸宝墨光,醉心悦目。”《藏书纪事诗》里如此形容。

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主持古籍善本拍卖二十余年的拓晓堂

相传至今,两部书分别经历了诸多藏书家之手。传至民国时,有南陈北周之称的陈清华有《昌黎先生集》,广东藏书家潘宗周有《柳河东集》。二书向称双璧,于是陈清华与潘宗周协商:“世人向以韩柳两家并称,故韩柳二集亦宜并置一处为宜。”他建议两书各作大洋20000元,或以《昌黎先生集》归潘宗周,或以《柳河东集》归陈清华,潘宗周为其真情所感,以《柳河东集》归他所藏。

那时,鲁迅从八道湾的大房子里搬出来,在阜成门买了一个六间房子的小四合院自住,也只花了800大洋。

是时,一部书和一套四合院的价格相隔了整整25倍。还有更高价值的书,陈清华曾投掷万金买海内孤本宋版《荀子》,其书斋因此名叫郇斋。

而这些,还只是藏书家们精彩故事里的冰山一角。随着历史的变迁与动乱,大部分珍贵的古籍收藏都流向了国家图书馆等官方保存机构,部分仍在当代民间藏书家们手中流通。时代环境不同,如今的藏书家们有专职也有凭兴趣收藏者。那么,保存至今的珍贵古籍现在的价值几何?开创古籍拍卖市场、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主持古籍善本拍卖二十余年的拓晓堂对此最有发言权。记者日前采访了拓晓堂先生,他给我们讲述了其拍卖生涯背后最为精彩的瞬间。

 

风云:拓晓堂古籍拍卖生涯里价值最高的三部书

2011年5月22日,中国嘉德2011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一部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以900万元起拍后便遭疯抢,近70轮激烈叫价之后,最终一位电话委托的买家以4830万元人民币将其收入囊中。对于亿元级别的艺术市场而言,4830万并不算天价,但对于“古籍善本”而言,超出千万者屈指可数,这次拍卖创造了中国古籍拍卖新的世界纪录,使得这部《两汉策要》成为了史上最贵的一部中国古书。

为何《两汉策要》如此重要,一是它符合了善本的所有标准,艺术价值、文物价值、文献价值都非常高;二是这部书几乎全部囊括名家递藏、有序流传、批注题跋等重要古籍善本因素,十分难得。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此书的手书者及其书法,历代均认为是赵孟頫手书。

《两汉策要》共十二卷16册,为元抄本,距今已有超过700年的历史。此书由宋朝陶叔献编辑,收录了两汉期间164篇重要的政论文章,共9800多字。自明朝以来,《两汉策要》就是学术界、藏书界里无人不知的珍品。在500年的历史里,这部书一直出入于名门宦族之家。明嘉靖年间,此书由著名藏书家周良金收藏,到明末清初,又被有“海内第一藏书家”之称的毛晋所收藏,成为其“汲古阁”中最被珍视的藏品。毛晋一生藏书无数,“毛抄”均是一级善本,他在这部书上打上了80多方收藏印,足见其喜爱之情;清乾隆年间,《两汉策要》为张朝乐所得;到了清末,此书又被满清的大贵族完颜景贤所收藏。完颜景贤故去后,遗物散出。这部书后来又被众多官宦和藏书家所收藏。

“在这部书中,我们几乎可以找到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所有著名的藏书家的题跋,其中包括翁方纲、王杰、钱大昕、戴衢亨、袁枚、秦承业等。”拓晓堂说,“其他不论,但就年代而言,一般来说,600年前的书在市场已经多是论页卖了,400年前的书才会论册卖。宋元善本本身就少之又少,这部书已经700多年,还相对完整,整套出现,太难得了。”

第二部书是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的《五台山记》,在2013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以3162.5万折桂。由顾炎武著书的《五台山记》为陈伯达旧藏,1册纸本。《五台山记》收于顾炎武的游记《亭林文集》卷五,主题是考订五台山成为佛教圣地的历史事实,从而澄清有关典籍的记载失实,证明五台山不是“文殊示现之地”,不是摄摩腾讲经的清凉台。这部书为顾氏的手稿,弥足珍贵。手稿上有钤印亭林、顾炎武、裕儒审定、温陵陈伯达印、伯达。陈伯达被打倒抄家后,大部分藏书都流入了中央文献研究室保管,这部书最后一位经手者是陈伯达之子陈晓农。《五台山记》最初估价仅为18万,拍卖一开始场下便哗啦一片举牌声,拍卖师在1000万以前几乎都不叫价。

第三部是宋版书,陈澄中的藏书《五灯会元》,在中国嘉德2012秋拍“元雨轩珍藏专场”拍卖会上,《五灯会元》存卷六至十卷以880万元落槌价拔得头筹。《五灯会元》是佛教禅宗经典著作,这部南宋初刻本的前十卷分成二函,先后经清人汪士钟、王安定,及近人袁世凯二儿子袁克文递藏后归著名藏书家陈澄中。因其“刻工精良,初刻初印,名家递藏,品相上佳,流传稀见”,虽非完本仍一直受到公私藏家的关注与跟踪。上世纪6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其上函(1〜5卷)终于被国家图书馆购藏,而下函(6〜10卷)则在2007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被元雨轩竞得。

 

沉淀:古籍拍卖风云录

1911年以前的书籍称之为古籍,目前我国现存古籍约3000万册,大部分珍贵古籍都走向了官方机构馆藏,还有一部分在民间流通。古籍善本收藏因其体量和专业性,被称为“小众雅藏”,但其实收藏潜力颇大。

欧美古籍市场里也有一部无上神品——古腾堡四十二行摇篮本《圣经》,且看其增值过程:

1847年伦敦苏富比拍卖蓝色摩洛哥羊皮旧式装帧略残本,500英镑;

1881年布林利拍卖会两卷本(缺五页)残本,8000美金;

1923年伦敦苏富比拍卖,罗森巴哈9500英镑为福泽默委托竞得,1987年转让德州大学,2400万美金;

1926年美国著名书商罗森巴哈以16.6万美金转给哈克尼斯一部,现存普林斯顿大学;

1987年日本丸善书店残本一册,490万美金,1996年转让庆应大学;

1987年4月7日,佳士得纽约拍卖会,成交一部,2400万美金。

“两百多年的古籍拍卖市场,让人确信,坐拥善本书,和坐拥一块好位置的地产一样,不用自己耕作和开发,等着地价升值就好了。”拓晓堂感慨,“古书恒古,随着时间向后推移,就会更古;好书恒贵,随着时间向后推移,将更为珍贵。既可以阅读,给人知识和智慧,又可赏心悦目,提高文化品位和修养,而且不需要过于费心费力的经管,就可以令人名传后世,还可以增值保值,名利双收,天下岂能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前文所述是拓晓堂先生经手拍卖价值最高的单部书,比起这些,被拍出2.16亿元的过云楼藏书则更为传奇。

“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是苏州收藏家顾文彬的故居,已有逾150年的历史。“过云楼”藏书既精又多,集宋元善本、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等,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顾氏将过云楼藏书视若珍宝,传有家训:过云楼藏画可任人评阅,而家藏善本古籍不可轻易示人。

细情不表,直奔主题。历经战火、抄家、返还等一系列历史,1992年,占有过云楼藏书四分之三的541种古籍以40万元的价格被南京图书馆收购。拓晓堂花费十余年的努力,说服顾氏后人把剩余的四分之一藏书出让。2005年春拍嘉德古籍善本专场上,这套藏书整体起拍价是2100万元,其中的一套《锦绣万花谷》估价就为1100万元。一位来自上海的杨姓买家以2310万元(加佣金)的价格拍下全部。2012年,杨姓藏家再次找到嘉德,想把这批“过云楼”藏书拿回嘉德再拍卖,但由于各种要求,嘉德公司认为有难度而没有同意。于是,杨先生找到了北京匡时拍卖公司,双方很快谈妥进行整体拍卖。2012年6月4日晚,在北京匡时2012春拍夜场上,最受关注的“过云楼”藏书经过角逐,以1.88亿元落槌,加上佣金,买受价为2.16亿元。最终的买受人为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南京图书馆。过云楼藏书终归南京。

这些精彩的藏书故事是中国古籍拍卖史里最耀眼的烟火,拓晓堂先生将其在嘉德的经历都记录了下来。

“1993年我进入了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并在1994年秋,负责组织筹办了中国第一场真正合乎国际规则的古籍善本拍卖会。经历了古籍拍卖市场的建立,伴随了古籍拍卖市场的发展。在这二十年当中经历了无数的坎坷、无数的变幻、无数的磨难、无数的机遇、无数的欢乐,其中的是是非非、潮起潮落,一时悲喜交集,难以尽述,如将这二十多年的一切浓缩为一个时辰,那将就会像暴风雨来临之际,依窗扶椅,坐看云起,历历在目。我觉得有义务通过这些文字,将这二十多年嘉德古籍拍卖过程中历历在目的惊心动魄场景、冲击和触动心灵的感受、感悟记录下来。收藏讲究流传有序,在此尽可能地将这些年嘉德古籍拍卖的善本书之由来和传承故事记述下来,也算是一个负责任的交待。故称此书为《嘉德亲历》,附标题《古籍拍卖风云录》,尽可能地将所见所思呈现给读者。由于篇幅有限,经历的事太多太多,只能择其部分而已。当然以我才思和笔力,难以做到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信手拈来,而且叙述不留遗憾,不留笑柄,确实难做到,何况里面还有很多的商业秘密,暂时还不能说,有些事是真的不知道,只能留待他人再去叙说。”■

Read Previous

以瓷彰史,“瓷上世界”走向世界

Read Next

真实还原大家的艺术风采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