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业远景 人才未来 ——首届珞珈出版人论坛在京举办

武汉大学一直被誉为出版业的“黄埔军校”。4月1日,由武汉大学原图书情报学院(现出版科学系)毕业的30余名校友发起,砥砺资本承办的首届珞珈出版人论坛在北京举办。

受邀到场的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梁衡、原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副院长王余光,以及武大校友代表,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长、百道网CEO程三国分别从出版管理政策的溯源、出版与教育的结缘、出版产业的远景等角度,做了主旨讲话和演讲。论坛由武汉大学校友、广州昂德曼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端主持。从1981级至2005级,近70名毕业于武汉大学的出版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梁衡在讲话中追根溯源,讲述了出版人为满足既要出书传播文化知识、又要赚钱赢利的两个要求,如何基于读者的六种阅读需求,包括较低层级的刺激性需求、休闲型需求、传播信息的需求,以及较高层级的对知识的需求、思想的需求、审美的需求,从事消费性出版和积累性出版两种不同的出版活动。积累性出版是为国家积累文化和知识,为实现知识和文化传承而出版图书,即使有时不赚钱也要出版。他希望武汉大学培养出来的各位出版人,作为出版行业的砥砺中坚,自觉远离低级庸俗出版。

王余光作为武汉大学第一任图书情报学院副院长,讲述了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1983年至1999年在武汉大学执教16年的珞珈情怀、图书情结。他指出,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开先河设立图书发行专业,从1983年至今,已走过30余载,从图书馆学发源,到今天的出版科学系,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为全国培养了大量的出版发行人才,包括数字出版的人才,它是中国出版人才的摇篮。他表示,武汉大学不仅培养出版人,还应该培养出版家。

程三国作为1981级的武汉大学校友,以“出版强国·书业远景·武大人未来“为题,分享了关于2035年我国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解读,以及对书业未来远景如何、纸书有没有未来等问题的思考。他引用两位知名国际出版人的观点:历史上,图书成功躲过无数新媒体的进攻;出版业正在经历自印刷术发明以来最大的复兴,坚定了与会出版人的信心。

随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总编助理张维特、中华书局总经理周清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建瑞、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数字信息中心总监郑立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市场总监杨文胜、北京印刷学院教授叶新、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轩、中国妇女出版社社长李凯声等,也分别代表各级校友发言,分享了各自关注的书业话题。

大家谈到了出版人的担当、情怀、责任,行业的自豪感,也提出了困惑和担忧:一些大型、复杂的出版项目,特别是数字出版项目出现烂尾现象,出版业缺少优秀的现代化项目管理人才,出版从业人员在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欠缺,这也为武汉大学未来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版行业人才的核心能力究竟是什么?同时,各位发言人还围绕出版形式的创新、出版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案例和观点分享。

因珞珈与出版结缘,一场文化情怀和商业思想的碰撞,让一众武大学子,重温青春的梦想,飞扬事业的激情。

Read Previous

从《徐冰木刻小品》到《徐冰:思想与方法》,一段跨越35年的缘分

Read Next

《牛津英语话中国》来了,不用再愁怎么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0 Comments

  • 书业新未来,看珞珈出版人!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