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敦煌变成了一部奇幻童话

文| 贾怡飞

如此巨大、丰富的文化宝藏,该如何吸引孩子们叩开它的大门?

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敦煌,再没有第二个。”

早在1987年,敦煌莫高窟,就与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一起,成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这颗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既是世界文化艺术爱好者的朝圣之地,也是作为童书编辑的我,一直渴望能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介绍给他们的出版主题。敦煌太博大精深了,《国家宝藏》第三季里是这么形容它的:敦煌,是一节历史课、文化课、艺术课、地理课、传承课。如此巨大、丰富的文化宝藏,该如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叩开这座宝藏的大门?

其实,敦煌对孩子来说,除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还意味着另一个有趣奇妙的世界:神兽、怪兽、传说、神仙、冒险、奇遇、周游列国、异域风情……这些充满奇思妙想空间的元素,敦煌统统有!

于是,在这套书的选题策划之初,我们心里就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要为了不起的世界文化遗产,找到一位最擅长给孩子们讲神兽和童话的作家,诞生一部专为孩子而写的敦煌奇幻童话。

一位百万畅销书作家的全新挑战

谁是我们心中最当之无愧的人选?非童书作家常怡莫属。

三年前,我们第一次带着以敦煌为主题创作一部儿童文学的邀请找到常怡的时候,她早已是儿童文学界的明星,百万级的畅销书作家。她不仅是冰心儿童文学奖的获奖作家,还连续五年入选当当网年度影响力作家。她的作品《李看看的自习课之梦》和《故宫里的大怪兽》均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名单,代表作《故宫里的大怪兽》已畅销八百万册,此外还曾获得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以及桂冠童书、华文好书年度好书等多项大奖。

数百万的中国小读者,通过常怡的童话故事,迷上了中国怪兽。在她的笔下,那些在博物馆里静静展示的文物、雕像,或是中国历史上流传了几千年的神兽,都变成了形形色色、各具性格的人物,读她的小说,就像和主人公一起冒险,完成一项项使命,升级打怪,不断成长。

常怡告诉我们,她一直非常喜欢敦煌。而她最早与敦煌的接触,是从一份古人记载怪兽和妖精的画册《白泽精怪图》开始的。

在持续以中国古代神兽、怪兽为题材创作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常怡经常要查阅一些古籍资料。中国古籍中并不缺少对怪兽的文字记载,但图片记载却非常少,《白泽精怪图》却是一个例外。它是画册,不但有文字,还配有古人们想象中怪兽、妖精们的手绘彩图。到目前为止,中国唯一一份考古出土的《白泽精怪图》原图,就是在敦煌藏经洞里发现的。在追寻《白泽精怪图》的过程中,常怡开始慢慢了解敦煌,渐渐地在敦煌壁画世界里发现了更多古老神兽的图像。

常怡觉得,敦煌这个词对今天的人来说,充满着未知、梦幻、冒险之类的东西。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没有不喜欢敦煌的。所以当收到我们的创作邀请之后,常怡非常感兴趣,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和构思中去,花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来了解敦煌,还和我们一起专门去敦煌实地考察多次。莫高窟、榆林窟、千佛洞里那些精美的壁画,一个奇幻的敦煌童话世界在常怡笔下渐渐铺展开来。

怎样把敦煌千年文化密码装进童话里?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论对作者还是编辑,敦煌可能都是最具挑战的创作主题之一。

首先,敦煌太宏大了!光崖壁上的洞窟就有将近五百个,两千余尊泥土彩塑、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炫目的壁画、承载了自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绘画佳作,还有出自藏经洞里六万多件我国古代各时期珍贵的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

如此浩如烟海的,长达千年的文化积淀,该从哪里向孩子说起呢?敦煌世界里的什么元素,又最能抓住孩子的心呢?

经过仔细分析,敦煌因为坐落在古代东西方交通的咽喉要地,曾是丝绸之路上极负盛名的贸易之都,多民族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给敦煌留下了无数历史人物的精彩故事,还有各民族的神话和传说,以及想象力爆棚的神兽和怪兽的形象。

常怡觉得,正是那些古老的故事和传说,那些被赋予想象力的人物、神仙、神兽,对孩子最具吸引力。如此一来,敦煌就可以是一个自带冒险和奇幻色彩的童话王国。

在对敦煌历史文化做了细致的功课后,常怡梳理出一张适合孩子理解敦煌的“敦煌角色表”,以敦煌壁画中的历史、传说、人物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冒险故事:13岁的初中女孩罗依依,无意中被神秘人带到了敦煌壁画中,她穿梭在壁画世界的生活场景和神话故事里,和保护她的神兽天马一起,开始了一场迷雾重重的冒险之旅。

在常怡的笔下,那些传奇的敦煌历史名人,变成奇幻旅程里的玩伴儿,和主角一起去冒险。翻开众多敦煌历史文化典籍、图书,那些冗长的人名,复杂的历史和深奥的宗教背景,让孩子们甚至成年人退避三舍,更不要说去了解和理解了。但经过常怡的创作,莫高窟壁画里的憍萨罗国的公主,成为一个有主见、开朗爱笑的女孩,就像邻居家机智俏皮的小姐姐;王舍城的恒迦达,在外人看来是一个调皮到要被国王追杀的“败家子”,但他却拥有独特的梦想,一如你身边调皮捣蛋的小学弟;而摩揭陀国的象护和他的宠物“金象”,形影不离,一起长大、一起玩耍,像极了你和你家的小喵和小汪,就是最亲密的伙伴,不离不弃。

那些敦煌壁画里的人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流传下来的故事,在《敦煌奇幻旅行记》这套书里不再那么遥远、陌生,而是变得和我们有关,和我们亲近,仿佛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即使是奇幻冒险故事 也要给孩子呈现敦煌的韵味

《敦煌奇幻旅行记》的创作,对作者和编辑,都是一次大大的挑战。

在创作的过程中,常怡坦言,确实需要比创作故宫题材的故事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做更细致的研究,积累很多的笔记。因为故宫的历史只有六百年,而敦煌的时间跨度长达千年,距离今天孩子的生活更为遥远。虽然是小说,但为了力求给孩子“准确”的敦煌,故事里的人物原型,每一个都要查阅详尽的资料,她才动笔。

比如主角罗依依受委托去寻找的女孩,是于阗皇后最小的妹妹。常怡在做研究时发现,那个时期女子的称呼,应该是按家里排行来称为“曹XX娘”,排行十七称“曹十七娘”,排行十九称“曹十九娘”。那么曹家的这个小女儿,到底是排行十七,还是排行十九呢?为了这一个配角的名字准确性,查阅了巨量的文献,才确认她是排行十九,应该叫“曹十九娘”。

敦煌的壁画创作从北凉到元,跨越十个朝代,壁画里展现的国度和民族也是多种多样,在小说里每出场一位新的角色,哪怕是穿的衣服,吃的食物,常怡都要查阅史料,让读者跟着故事“穿越”到壁画世界里,看到最原汁原味的场面。

比如故事里有一章《魔女也爱巧克力》,以莫高窟254窟里画的三魔女的故事为原型。做研究时,常怡了解到,三位魔女身上头戴着宝冠,披大巾,身穿半袖外套背子,腰束长裙。这是典型的龟兹长裙。龟兹国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大国之一,古代居民属印欧人种,也就是雅利安人。龟兹人喜欢音乐,善于唱歌跳舞,是著名的音乐王国。受到古印度、希腊以及波斯文化的影响,龟兹的服饰十分美丽,又富有特色。从前凉时期起,敦煌就开始受到龟兹文化的影响。这些细节,也都被作者细致还原进了故事里。

为了让整套小说的插画,既配合故事的精彩情节推进,又能给孩子呈现视觉上的原汁原味的敦煌,我们为此特地遍查服饰史、家具史、建筑史、民族史等专门学科的专著,还从几十份插画试稿中,最后挑选出在画作韵味和气质上,与敦煌的神话色彩最为贴合的全国美奖获得者肖培柔,进行整套小说的插图创作。

雍容华贵的凤冠、飘逸轻盈的沙丽……人物服饰紧紧贴合壁画细节,再现文化交流重镇里多元文化的服饰特色。就连偶尔出现的器皿、建筑等元素,也都和壁画创作的年代背景相匹配。最后呈现出的插画,既要符合儿童的想象和审美,也尽可能展现敦煌壁画的风采,让孩子们一边读故事,一边仿佛真的进入了敦煌壁画的世界。

赋予经典文化新价值观,为孩子讲好敦煌故事

敦煌的壁画世界,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故事宝库,但常怡在研读敦煌壁画里的素材时,也发现一个问题:虽然壁画里的故事充满想象力,但其中折射的一些古代的观念,却是今天的我们所不能理解,或需要重新去思考的。

比如,她在《敦煌奇幻旅行记》中写一个“丑公主”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型,是敦煌莫高窟98窟壁画里画的一位憍萨罗国的公主。壁画里这位公主的故事是这样的:国王波斯匿王的女儿因为丑,被父亲认为丢脸,从小藏在深宫里。波斯匿王为她找了穷小子做丈夫,赐予宫殿、财宝和官位,只要求他把丑公主藏起来,永远不要让别人看到。公主的驸马到处花天酒地,贵族们都好奇公主有多丑,就趁着他喝醉,偷了钥匙去偷看……故事结局倒是个大团圆:在公主的恳求下,佛祖把公主变美了,于是国王重新与她相认,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常怡受到这个原故事的触动,想创造一个与壁画里那个传统女性完全不同的形象,要写出一个勇敢、顽强、善良,拥有不逊于男生的胆识,甚至有点儿鲁莽的女生形象,而这个形象正好是我们今天许多女孩的模样。这个形象后来成为《敦煌奇幻旅行记》中的主角罗依依。

在小说中,罗依依的出现,改变了敦煌壁画里的故事,形成了新的传说。壁画里的人尊称她为敦煌公主,但她从没想过要让王子帮自己改变命运,反倒顺手救了几位王子;她还改变了敦煌壁画里很多人物的命运,比如那位“丑公主”。

常怡觉得,敦煌壁画里的故事,很多成型于一千多年前,那时候的西域和中原社会,距离现在我们的时代太过遥远;那时候的观念、认知和今天差别巨大,在给今天孩子看的故事中,没必要去认可一些陈旧的价值观。神话故事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每个特定时期,人们的观念、想法不同,所以,神话传说几千年来也一直在随着时代变化,被重新塑造。敦煌壁画中的神话传说,本身很多以前也来自西域各国的民间传说,后来随着信仰、文化的改变而产生了变化。所以,在小说中,常怡在壁画故事的原型基础上,对这些神话传说进行了“再创作”,赋予它们新时代活力和符合当下的价值取向。

跟随故事跌宕起伏,在敦煌世界里升级打怪,小读者将和主角一起磨练出非常重要的品德,变得勇敢、善良、敢做敢当。常怡希望孩子们能从故事里学到,要勇敢去支配自己的命运,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冷静下来,解决问题,做一个勇敢而有趣的人。

一部可以边读边听边学知识的童话

其实,在这套新书上市前,我们在出版社内部还曾激烈讨论过一个问题:一部写敦煌的儿童文学,是不是还应该增加关于敦煌的知识学习。

有一方认为“童话就是童话,文学作品就该像文学作品一样流畅”,另一方认为“讲敦煌就应该给孩子普及敦煌知识,不然看了什么都没收获到”。

怎么才能两者兼得?我最终在电影里找到了灵感,那就是安插“彩蛋”!这些“彩蛋”在看的过程中,就算不“拆开”也不影响阅读,读完整本书后,放到最后再揭秘,反而会有一种“哇,原来如此!”的惊喜。

插画师还真的给画了一颗彩蛋,超漂亮,不过似乎和敦煌的气质不太搭。于是,我又想到了“敦煌文书”,最终把这些彩蛋,设计成了“隐藏卷轴”。

小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不经意间拾取到这些卷轴,他们可以直到书的末尾,再打开卷轴,看看“前辈旅行家们”都为他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线索和说明。

通过这些“知识卷轴”,孩子可以收获丰富的敦煌历史、地理、艺术、建筑小知识,不知不觉成为敦煌文化小达人。

除了这些小细节,我们还专门为这套书精心制作了儿童广播剧,精彩故事和逼真音效,带着孩子们“声”临其境,一秒穿越到敦煌!

痛快又震撼的敦煌大冒险,我们真诚地邀请你,一起来哦!

Read Previous

人教社:推动我国教育出版事业迈上新台阶

Read Next

如何打造一套让孩子动脑又动手的侦探小说?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