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本滞销书焕发又一春?

《法国巨眼丛书》是一套有生命的图书。它在法国早已是一棵参天大树,被移栽过来,经过修枝剪叶,最终扎根在新的土壤里。

10年前,通识教育在中国还没像现在这样耳熟能详,而开始推广通识教育观念的人也多面向大学,希望大学生们能发展成“全人”,了解更多除自己本专业以外的知识,能有博雅的精神、完备的人性、通融的见识。

在欧美,这种教育理念反映到出版上,就是有大量主题庞杂、体量巨大的童书被陆续出版。这类图书一般都经过漫长的出版过程,而一旦被读者认可,都会成为镇社之宝,并且葆有长久的生命力,在一代一代的小读者中传播下去。比如《大英儿童百科全书》,比如《神奇校车》,都有这种特质。

所以,中信出版社的少儿事业部刚进入童书领域不久,我们在寻找出版方向的时候,就想到了做一套生命力旺盛的通识教育丛书。策划好这样一套大部头,不但能为出版社赢得声誉,使其成为中信童书的门面,还能凭借图书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使其在未来的若干年依旧受到读者的认可与欢迎。

但去哪儿找这样一套通识教育丛书呢?只能将目光锁定历史悠久,在教育、童书领域颇有建树的世界知名出版集团。也就是在那年,中信童书的编辑参加了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遇到了梦想中的选题。

找到“巨眼”:当小中信遇到老纳唐

2013年,中信童书团队在博洛尼亚童书展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寻找宝藏。当我们走到法国纳唐出版社的展示墙前惊呆了,100多本同一系列的图书被摆放在醒目的位置上,这么大规模的作品,这么铺张的陈列方式,绝不是一个小出版社,一套默默无闻的作品能占据的。

纳唐出版社!一家大约有130年历史的世界教育名社。19世纪末,法国6〜14岁的儿童都要求到学校接受教育,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年仅23岁的费尔南德·纳唐创立了纳唐出版社,并且成为法国公立学校的合作伙伴,一直为教师提供再教育和培训服务。

随着在学校教育领域的发展,纳唐除了出版教材、教辅产品,还开始出版各种儿童读物。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更推出了图解教育期刊,让期刊更生动,成为教学的有力辅助。

到1979年,纳唐结束了家族企业的经营模式,成为法国最大的传媒集团哈瓦斯集团的子公司,开启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的新篇章。

而这套吸引了我们注意力的图书正是纳唐出版社的经典作品《méga scope》。这是一套杂志书,每本书都有一个主题,比如极限运动,比如文艺复兴⋯⋯每本的开篇都是一个故事,然后就是很多同一主题的知识扩展,间杂着还有手工、游戏、漫画、问答题等板块⋯⋯

百年名社的经典作品,这正是我们要找的图书。所以,虽然竞争者众多,我们还是一下子把120册图书全都拍了下来。签订合约的时候真是既激动又忐忑,激动是抢到了这么好的作品,忐忑是整整120册,这可怎么做呢?当时的童书市场还没有这么大套系的先例。

即将滞销,编辑还能做什么

2013年拍下这套书的时候,编辑们绝对想不到会有后来的起起落落。到2020年为止,这套书持续出版了7年,分别是8辑《脑洞大开》和3个版本的《法国巨眼丛书》。

120册的套书如果一次性打包出版,光想想整套书的重量,想想高昂的价格,真是不敢做这样过于超前的决策。

所以经过5位编辑的筛选后,最终决定把主题和内容比较适合学龄前孩子阅读的书整理出来,按照8本左右一辑的数量分辑出版为《脑洞大开》系列,这样3〜6岁的孩子可以根据年龄选择不同辑的图书。

想法是美好的,前期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通识读物的特质。当一本书或一套书不够丰富,只涉及知识的某个或某几个方面,那就很难让“通识”这个观念在读者心中形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这种单本主题的图书,不像大百科类产品,主题比较宏大,会将一个问题讲述得比较透彻。这套书被引进来之后,也丧失了杂志的特性,人们比较少会一辑一辑连续购买,所以当出到七八辑的时候,市场反响已经大不如前。

这时已经到了2017年,距离拍下这套书已经4年了,而我们还只出版了一半左右。下面的作品还出不出,如果不能取得良好的市场预期,要不要就此沉没?作为图书的直接策划者,我们自然是非常不愿意看到这一结果的。首先这真的是套难得的好书,它在法国已经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取得过成功。其次它满足我们最开始调研的所有要求,是一套从内容到体例都非常优秀的作品。最后,《脑洞大开》出版伊始,也是得到读者认可的,每套也有几十万册的销量,只是这样断续地一点一点地出版有些后继乏力,才造成了后面的问题。

于是,在我们的一再坚持下,争取到其他部门和领导的同意,决定重新策划,再为这套我们心中的好书争取一次机会。

4年3个版本500万册销量

这套书剩下的部分适读年龄会稍微大一些,比较适合小学生,而小学正是开始加大阅读量的时期,孩子也更能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一套多元的通识图书,能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大大的满足。所以一方面从读者年龄出发,一方面秉承通识教育“大而全”的理念,我们决定筛选剩余主题,统一出版为《法国巨眼丛书》。

之所以叫“巨眼”是因为原系列名“méga scope”中的méga有巨大之意,scope则表示范围、范畴,而“巨眼”这个词不但能反映原书的创作意图,还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所以最终我们将书名定为《法国巨眼丛书》。

最开始《法国巨眼丛书》是有60本的,分为8个主题。但是在巨眼编辑小组通读过所有图书后,发现了第一个问题:有些图书的主题并不适合中国的小学生阅读。经过小组讨论,再根据主编、社领导的建议,最终删除了4本。虽然数目有零有整,但给孩子看的书,再严格要求都不过分。

因为本数过多,所以整套书由几位翻译共同合力完成,并同时有5位编辑一起加工,这就遇到了第二个问题:各本书的体例可能不统一,同一事物的名称也可能不一致。这就需要有一位“总调度”,除了查阅全书,还要定时召开通气会议,把握整体走向。

当时的5位编辑已经连续两个周末没有休息了,而这位总调度还得把所有稿件都翻阅一遍,强度可想而知,但出书的时机也很重要,这套书特别适合当作礼品书在节日送给孩子,所以春节就是个非常适合打响第一炮的契机,这时又值寒假,孩子们正好有大幅空余时间看课外书。于是所有的编辑只能卡着时间节点,把书抢出来。

在处理文稿的同时,图书的套盒设计也提上了日程。俗话说“货卖一张皮”,虽然我们觉得内容非常好了,但如果封面和套盒设计不够吸睛,传达不出大、全、经典的感觉,那也会让如此重量级的一套书减分不少。所以主视觉我们选择了能直接表意的巨大的眼睛的图案,四角小图则展示了书中的主要内容,比如动物、科技、文化等。

整体颜色,也在红和蓝中徘徊许久,征求各方面意见的时候,这两种颜色的选票大致相等,而红色无疑更抢眼,但是蓝色更厚重,刺激性也相对较小,所以我们把两种颜色的盒子都制作出来,然后实际拍照,在货架上陈列摆放,又制作了效果图,模拟电商的图书展示大小和位置,最终,我们还是坚持用了蓝色的主色调。

就这样,经过5位编辑近半年的编辑加工、核对知识点后,第一个版本的《法国巨眼丛书》终于上市了。一看到这套书的包装和体量,很多自媒体渠道就表示了很大的合作意愿。一条和钱儿频道都做了团购活动,还有的媒体看到后主动找到我们合作,这时我们才稍稍缓了一口气。

这套书的定价是688元,在同类书中的价格不算低,但用纸扎实,整体包装也比较用心,所以成本也就偏高。市场能不能接受这个价格我们也不是很确定。直到团购之后,第一次印刷的一售而空,马上又开始2次印刷,我们才确定原来的策略是行得通的。更让我们高兴的是,这套书受到了很多小读者的欢迎,还荣登了2018年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

在获得大家认可的同时,这么一套大书的一些问题也反映了出来。首先就是重量,虽然减到了56册,但用了跟原版书同样重量的铜版纸,整套书一个成年人搬起来都吃力,而且外盒很容易损坏,所以在2018年修订数据的同时,也优化了包装,给每套书又加了层衣服,尽量减少因为重量原因引起的外包装破损。

第三次修订:针对新需求精编优化

随着读者越来越多,反馈也越来越多,编辑渐渐又发现,很多孩子喜欢把书带到学校跟同学分享,有时候旅游也愿意带上几本路上看,所以让图书变得轻点儿的呼声越来越大,而距2018年的数据更新也过去一年多了,对人文、社会知识而言,一年多的时间也会引起很多变化。比如欧盟国家分分合合,你来我走,为了让孩子了解最新的情况,在2020年我们又组织了2位编辑,5位编审,对整套图书做了从头到尾的梳理。7个人加了两个月班,终于把所有知识点和最新数据又重新核对了一遍。

为了解决太沉、不容易携带的问题,我们调研了市场上几十种图书的用纸,让印刷厂帮着不停地打样测试,最终选了一种又实惠又不反光,底色还能保护孩子视力的纸张。现在有些力气的孩子也能搬动整箱书了,家长也再不用先扎马步再搬箱了。

除了知识点和纸张的升级,对很多读者反馈的主题问题,在精编版里也做了调整。比如“神怪”的主题,虽然有的小朋友觉得这个主题神秘,想了解更多,但也有很多小读者害怕这类内容,所以精编版不再收录。还有“法老”等内容,同类书有很多,在内容上彼此也有重复,在精编版里也未收录。

而对较厚的图书,将故事、游戏内容与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拆分,既方便携带,也帮孩子减少“大厚本”带来的阅读压力,让了解知识变得更轻松。

《法国巨眼丛书》是一套有生命的图书。它在法国早已是一棵参天大树,被移栽过来,经过修枝剪叶,最终扎根在新的土壤里。随着它的成长,随着越来越多的小读者提出的不同希望和要求,我们也在不断地完善它,让更多小读者喜欢它,让它能为更多小读者带去美好的童年记忆。■

本文发表于《出版人》杂志2020年第12期

Read Previous

尴尬的毛边书

Read Next

滕泰《十四五与双循环》将创造无数个曾经需求为“零”的苹果手机

Leave a Reply

Most Popular